第21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案犯二字,让攸宁的心似被刺了一下,面上则是从容一笑,“自古至今,从来不乏冤案悬案。有人鸣不平,便意味着案子存疑,应该重新查证。要不然,何以诸多朝廷大员相继上奏,为昔年名将鸣冤?”

  安阳郡主轻轻地哼笑一笑,瞥一眼叶奕宁,道:“西南战事大捷,林将军已回京来,有些人在打什么算盘,不是明摆着的么?

  “万一能帮昔年案犯翻案,那么,钟离远就能重新回到朝堂,势必将林陌取而代之。

  “可是钟离远毕竟已离开数年,在军中不复昔年声望,到时候,还不是要被一些有心人恣意拿捏,做个摆设?

  “这种高瞻远瞩的心计,这等布局,天下怕是没几个人能做到。

  “那么,相应发生的一些突兀的小事,也就更是情理之中了。”语毕,着意凝了叶奕宁一眼。

  一席话竟是暗藏玄机,虽未点破,却分明存着萧拓布局促成这一切的意思。这一招挑拨离间,用的确实不错。

  叶奕宁当即轻笑出声,将话接了过去:“怎么样的人,便会用怎样的眼光看待诸事。

  “譬如钟离将军一案,我看到的是疑点重重,只求一个黑白分明的结果;郡主看到的却是官场的勾心斗角,且相信别人亦如你。

  “郡主也曾历经戎马生涯,当知军心为何,赤子之心又为何,有些事,他们只是要一个公道罢了,哪怕需要等一辈子,也会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恕我直言,但愿辽王在封地治下的心思不似郡主,否则,终将寒了人们的心。”

  安阳郡主面色微变,目光不善地望着叶奕宁,“我倒是不知道,叶千户是如此的能言善辩,哪怕是为了很可能是把你当棋子的人。”

  “在御前行走,是下官三生有幸。”叶奕宁语气和缓,“郡主常年在辽东,对京城的事不能了如指掌,亦是情理之中。”

  “叶大人到底不如郡主命好,”攸宁笑笑的,“一生下来便天之骄女,几岁便得了郡主诰封,年少时剿匪几次之后,便也就成了好些官员盛赞的文武双全的响当当的人物。哪像寻常人,从文要经历十年寒窗苦,从武的辛苦更不消说,到了沙场上,冲锋陷阵舍生忘死多少次,才能得到朝廷的嘉许。”

  这是对安阳郡主昔年的军功、名誉的全然质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