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穿了只是一些用过就丢的棋子。日本的国家政策毁了我的一生,令我一直活在对日本政府的憎恨之中,如今憎恨已成了我活下去的唯一动力。”

  “哥哥”的这番话,令我更加迷惘了。他的语气中充塞着在中国遭关东军抛弃的愤怒,实在不像是演戏。

  “会有这样的结果,全是因为战败。我永远忘不了,昭和二十年八月九日零点后,苏联开始大举进攻。但早在两年前,大部分关东军就已撤退至南方。”曾根崎的口气中流露出越来越强烈的悲愤,“这都是上头的命令,说什么这是为本土决战做准备,这样才能获得最后胜利。”

  “我对军队的说辞没兴趣。”“哥哥”不屑地说,“总之,因为军队的怠慢与欺瞒,我们成了牺牲者。”

  “怠慢与欺瞒——这样的批判确实一点也没错。当时‘新京广播电台’不断安抚民心,说什么‘关东军固若金汤,开拓团的百姓们大可以安心经营事业’;但是另一方面,将军、副官阶层的军人及其家属早已搭上了逃难的列车。”

  “军人只顾着自己逃命,却牺牲了开拓团,对我们见死不救!”

  “——我没有任何话可以辩解。军队在撤退的时候,还炸毁了桥梁及道路。列车开到一半,还特地停下来将铁桥及电话线炸掉,以避免被苏军利用。我甚至听说军队在炸毁东安车站时,连逃难的列车也遭到波及,死伤人数多达上千人。”

  “当时你为什么没有一起搭上列车?”

  “逃难列车上头坐的大多是高官家属,我的任务是驱赶那些企图跳上列车的百姓——说得明白点,就是为了保护列车安全,将那些百姓一一踹下列车。但就在发车之际,我跟儿子都被拖下了车,我无计可施,只好跟其他几名同样没能搭上列车的士兵结伴而行,一路上跋山涉水,朝着哈尔滨前进。战友们一个接一个死于苏联兵的冲锋枪下,就在这时遇上了你们的开拓团一行人。”

  当年大人们决定与关东军的残党一同行动,后来哥哥却被军刀砍伤。若是真正的哥哥,在面对退役关东军士兵时,想必会愤恨难平吧。眼前的“哥哥”,似乎也对曾根崎抱持着相当强的敌意。这又是基于什么样的心态?或许“哥哥”虽然不是村上龙彦,却是货真价实的日本遗孤——这么想倒也说得通。

  “我非常能够理解你憎恨日本政府的心情。当时‘东北地方联络日本人救济总会’也曾回报‘东北各地伤亡惨重,情况有如人间地狱’,却没有得到政府的正面响应。有证据指出,政府非但不肯帮助这些百姓逃难,而且还试图让这些日本人就此落地生根。一九九三年,苏联——不,按现在的称呼,应该是俄罗斯,俄罗斯的公文书馆公开了一份当年关东军的公文,根据公文中的记载,日本政府认为‘定居者可解除其日本国籍’。表面上是为了因应将来的反攻,必须留一批日本人在该地,但是真正的原因,或许是日本已因战败而民不聊生,倘若让这些百姓全部归国,日本政府根本无力填饱他们的肚子。你说得没错,开拓团确实是被日本政府抛弃了。”

  “日本能有今天的繁荣,全得归功于我们这些人,你明白吗?若不是我们这一大群人在战争前的萧条局势下远赴东北,甚至在战后也留在东北没有回国,日本政府早就已经被这些贫穷的国民压垮了。我们的牺牲,换来了今天的日本,日本政府却不愿意在经济复苏后将我们接回祖国。”

  “我早已听说你对政府提起了诉讼,当然我能认同你心中的憎恨,但一辈子活在对国家的恨意之中,会让你看不见身边的幸福。”

  “遗孤所吃的苦,只有遗孤能体会。有些遗孤认为自己既是日本人,又是中国人,却也有遗孤认为自己两者都不是。我们在中国遭到歧视,因为我们是‘日本人’;我们在日本也遭到歧视,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如果让怒火蒙蔽了理性,有一天,全世界都会变成你憎恨的对象,这才是我最担心的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