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更确切地说,此时的我,很焦虑,却又异常兴奋。其实,我心生希望,即便目前我还不敢承认。在今天下午的几小时里,我真真切切地感知到,雯卡没有死,我就快找到她了。如果真能如此,我的生活会一下子找到意义,变得不再沉重;如果真能如此,我心中的负罪感将永远消散。

  在那几小时里,我认为自己就要赌赢了——我不仅即将发现雯卡·罗克维尔事件的真相,还将幸福、活力满满地走出这场探寻。是的,我真的以为,我将带着雯卡冲出神秘牢笼的禁锢,而她,也将把我从忧伤和逝去的青春中解救出来。

  一开始,我马不停蹄地寻觅着雯卡;后来,年复一年,我开始等待,等待她来找我。然而,我从未放弃过,因为我有一张别人不知道的底牌。那是另一段回忆。并非什么确凿的证据,而是内心深处的一种笃定。这种笃定,如若出现在陪审团中,可以毁掉一个生命,或者给予它绽放的希望。

  那是几年前的事了。二〇一〇年,在圣诞节和元旦之间,纽约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暴雪,城市陷入了瘫痪状态。机场关闭,航班取消,曼哈顿被冰雪覆盖了整整三天。十二月二十八日,暴雪终结,阳光灿烂,照耀全城。接近正午时分,我走出公寓,去华盛顿广场附近遛弯。公园门口的小径是象棋棋友聚集的地方。我心血来潮,打算和谢尔盖下一盘棋。谢尔盖是个俄罗斯老头,我们碰见过几次。在二十美元一局的棋局里,他总是在最后关头赢了我。我在一张石桌前坐下,决定一雪前耻。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我有步好棋可走——用我的马吃掉对方的象。当我从棋盘上拿起棋子时,视线也随之抬起。陡然间,我的心脏一阵剧痛。

  雯卡就在那儿,在小径的尽头,在离我十五米远的地方。

  她坐在一张长椅上,埋头读着一本书,双腿交叉,手里拿着一个纸杯。光彩照人。比高中时代更阳光、更甜美。她身穿浅色牛仔裤,芥末色麂皮外套,围着一条大围巾。虽戴了一顶毛线帽,我却可以感知到,她的头发比原来短了,也没了红棕色的光。我揉了揉眼睛。她手里拿的书,是我的。就在我想要开口叫她时,她抬起了头。那一瞬,我们的目光交汇在一起……

  “喂,你他妈的到底还下不下棋啊!”谢尔盖质问我说。

  几秒钟的工夫,我就看不到雯卡了,那会儿公园里正好来了一群中国人。我站起身,穿过人群,跑过去找她,可当我跑到长椅旁时,雯卡已经不见了。

  这段回忆究竟是否可信?我看到的不过是瞬间的一幕,这一点我承认。由于害怕那画面越来越模糊,我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重温它,直到将它定格成永远。它能让我的内心获得平静,我再也离不开它了,即便我知道它是那般脆弱。所有的回忆都有虚构和重建的成分,而这段记忆却因为太美而显得那么不真实。

  一年年过去,我开始怀疑那画面的真实性。也许,是我在胡思乱想吧。然而,如今,这段回忆却重新具有了特别的意义。我再次想到了《尼斯早报》前主编克劳德·安热万对我说的那段话:“所有人都没查到点子上。说白了,我甚至认为大家都搞错了调查方向。从一开始我们就没抓住重点……”

  安热万说得没错。然而,事情正在发生变化。真相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也许我正在被人追杀,但这并不令我恐惧。因为,是那个杀手让我再次靠近了雯卡。是他,给了我机会……

  然而,独自一人,我是无法战胜他的。为了破解雯卡·罗克维尔的失踪之谜,我需要重新回到记忆里,探访曾经的我,那个与众不同的高中男生。那个男孩,积极勇敢,心灵纯粹,还有着些许优雅。我知道,我不可能让他复活,但他从未真正消失。即便是在生命中最灰暗的时刻,他仍然留存在我的身体里。一个微笑、一句话语、一抹灵光,时而闪现而出,提醒我不要忘却曾经的自己。

  现在,我确信,只有他能够揭开真相。因为,在找寻雯卡的路上,我尤其需要拷问的人,正是我自己。

  第11章 在她的微笑背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