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观察笔记 第1节(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然而除了在样貌这一项上多得溢美之词,这个人在其他方面基本上被形容得猪狗不如。

  当年清人修《明史》时,就恨不得把这个世上所有剔骨剜肉的恶言都判给他。

  不过明朝贞宁年间的内阁辅臣杨伦,后来却在自己的文集当中,对邓瑛以“挚友”相称。

  诚然史料浩如烟海,已故之人却始终是虚像。

  杨婉的学术生涯可谓呕心沥血,终于在自己二十八岁这一年博士毕业,并且写完了自己的学术著作,《邓瑛传》一书。

  但这个过程却异常的艰难。

  邓瑛一直是和王振,汪直这些人划归在一处的明朝奸宦。

  学界对此人的定性,早在民国时期的历史研究中就已经形成,后来的学者也大多沿袭这种观点,在各自的角度上不断延申。

  但杨婉不认可。

  她以杨伦对邓瑛的评价为突破口,一直试图从已然很严谨的史料和论述里寻找这个人真实的生息痕迹。

  他在建筑上的造诣,他在内宫的生活,他为人的信念……方方面面,既有对前人的补充,更多的则是颠覆。

  十多年的学术研究工作,她一个人搞得特别孤独。

  写《邓瑛传》的时候,几乎是凭一己之力,在和整个学界的观念对抗。

  书稿被毙掉了一次又一次,大论文在送审前后也是几经波折。

  好在,她最终坚强地毕业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