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陆笙对盖英的偏爱,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让冯建有些吃味,自己跟陆笙比卢剑晚,不如卢剑受重用他也认了。可是,这个盖英凭什么这么受陆笙喜欢?

  论武功,盖英虽然不俗,但一个江湖人士有自己好用么?而且,身怀如此武功却能把自己过成一个乞丐?这说明盖英除了武功之外别无所长。

  冯建不理解,但也不会表现出来更不会问出口。

  他所鄙视盖英的那些部分,恰恰是陆笙对盖英最为欣赏的。

  一个人的能力可以培养,但一个人的品格却很难改变。陆笙一直相信,武学天赋高的人,其他方面的资质也是不差的。

  一行人来到提刑司,通南府和当初的苏州府差不多。提刑司早已空置许久。不过这次不同的是,江北道节使知道陆笙要被调来,在陆笙还未动身的时候已经命人将提刑司打扫干净了。

  所以,陆笙也没有看到什么荒草枯杨,蛛网横梁的场景。

  刚刚把行李什么的放好,盖英换了一身行装来到陆笙面前。洗漱之后,还把胡子刮了。一下子,盖英立刻从年近三十的型男退化成乳臭未干的小鲜肉。

  看着盖英的新形象,陆笙微微一愣,“盖英,你今年多大?”

  “刚刚过了十九。”盖英看似有些害羞,小白脸还微微有些红。这么多年风吹日晒,竟然没把他的脸给晒黑,这皮肤,羡慕不来。

  这个时代的人,没有记周岁的说法,过了十九岁,实岁可能才十八。十八岁的先天境界……这等天赋足够将青年高手榜大多数人给比下去了。

  冯建负责将盖英登记注册,因为一行人来江北也是公干,所以并没有带多余的制服,所以,盖英还是得穿着便装。

  在收拾妥当之后陆笙便去了节使府,吴州和其他的州不太一样,吴州门阀不少,权贵也很多。江南道有南陵王府和宁国侯府,江北道有北坎侯和靖王府。所以朝廷并未在吴州设立太守府。

  而且江北道和江南道划江而治,江北道设立了节使府,分正节使和次节使,职能和其他州的太守一样,但级别上要低一个品级。

  江北道节使叫刑阅,也是书香传家,四世翰林。当年刑阅科考时位列地榜,此乃陆笙只能仰望的名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