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哈哈哈……太守大人看来已经看到问题所在了。太守,你可知澄湖蟹美,黄酒为陪的俚语?”

  贺行之漠然点了点头。

  “太守应该也听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应该听过篓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应该也听说过,锦城丝管,苏绣云上……”

  陆笙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传说中的江南锦绣传闻,贺行之有些不耐烦的皱了皱眉头,“陆大人,您到底想说什么?”

  “我想说,贺太守我楚州有什么传闻么?除了天下粮仓这赞誉之外还有什么么?还有,天下粮仓这赞誉是哪来的?”

  “这……我楚州坐拥十九州最大的肥沃土地,天下粮仓应该实至名归吧。”

  “百姓足不出户,所听所闻不过是方圆数十里之内的,远在关中,或者黄河以北的百姓如何得知?那是因为楚州粮商是唯一将楚州的东西带出去的一类人。

  你要问我楚州缺什么?我觉得,楚州什么都不缺,就缺商人。

  无农不稳,无工不活,无商不富,楚州地大物博,漫山遍野都是财富,可这些财富却只能烂在山上待明年重新生根发芽。

  日复一日年复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宛如一潭死水,若想百姓致富,发展商业为首要。”

  “陆大人说的有理,江南道商业发达不下于京城,这才是江南道富庶的主要原因,我也想过但却不知如何去做,陆大人为楚州商行先驱,还请教我。”贺行之恭敬的抱拳请教。

  “前驱不敢,到有几番见解。可以官府牵头,鼓励百姓开发第二产业。农业为根本,但楚州百姓人均耕地不到半亩,正常来说,一人照料好三亩田地绰绰有余,如果有牛,一人照料好六七亩也不是难事。那么多余人力岂不浪费?

  我们可以调控这些多余的人力,让他们务工,去山林采集山珍野味,多了吃不完没事,神州十九州,有的是地方连见都没见过这些山果奇珍。

  其二,太守府可以开出商业优惠政策,鼓励那些逐利的商行来楚州经商,以减免一定年限的商税作为诱饵。但对这些优惠政策,我们一定要严格筛选。

  筛选那些带着不动产而来的商行,以避免他们偷奸耍滑,等年限一到拍拍屁股走人。开源,引进,双管齐下三年下来必然焕然一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