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 第215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是在警告百姓们禁声,若是有违反的人,不仅会被当场拖走还有罚银。

  少顷,有穿着绣鸽官服的九品官登上高台,拿出怀中的文书打开,气沉丹田的开口,“永和十三年,东宫勤思学堂第五次招生,共报名两千六百八十一人,符合报名条件者八百六十六人,共招生三百二十人。”

  不等下面的百姓做出反应,高台上的九品官已经继续念下去,“文思班录取二十八人,分别是咸阳青桑胡同户主王明五孙,王佳,年二九,高六尺三寸,右脸有三痣。咸阳青葵胡同,户主李越二女,李琴,年二七,体态均匀,左耳上有珍珠大胎记。咸阳青玉胡同……”

  随着九品官的话,台下有的人面露喜色,甚至喜而忘形,做出失态的举动,被五城兵马司的人拖走,脸上的笑容也没断过,连交罚银的时候都满脸兴奋,还特意多数几个铜板,要请五城兵马司的兵爷吃茶。

  有些人则始终面色紧张,每当九品官念出个名字,脸色便苍白一分,不久便面无人色,全靠身下的椅子或者身边的人好心才能没倒下去。

  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宋佩瑜起身洗漱后,便从金宝口中得知,东宫勤思学堂此次招生的大致情况。

  东宫勤思学堂,是宋佩瑜在两年前,才以东宫的名义,力排众议成立。

  从一开始就有七个班级,分别教导文学、拳脚功夫、骑射、刺绣……等。

  好在北地的男女大防尚且不重,即使男女一同上课也不会被议论,学堂才能男女学生都收。

  虽然招收的学生都是‘寒门’,但目前为止,这个寒门只包括咸阳的平民百姓。

  学堂免除学生们的束脩费用,包括笔墨纸砚、刀马弓箭等,学堂也会提供,甚至会在学生毕业后,为学生找到可以维持生计的营生。

  种种优待之下,有不少出生世家的人,也想混入东宫勤思学堂。

  他们不缺学堂给学生的那些补贴,却想凭着学堂学子的身份,与东宫搭上关系

  可惜无论这些人废多少心思,买通多少人,总是会在最后一步,被甩出学堂名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