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十年前,也就是建安六年,那时犬戎风头正盛,骑兵剽悍,大周不像现在这样繁荣强盛,因西南出了内乱,周晟从西北调了一支军队前往南方平乱,司徒青云那边便空出来一个漏洞——漠北边界有三座城池并行,原本军队人数勉强刚刚好,现在调走一支,要同时守住三座城就显得十分牵强。

  滕绥是犬戎的一员猛将,当时不知从什么地方得知了大周内乱的消息,野心勃勃的他接连对三座城池发出进攻,司徒青云不得不带着军队拆东墙补西墙来回奔波,坚持到平叛部队回归,这样一来,士兵们疲惫不堪。

  打了几次仗,经验丰富的滕绥敏锐地察觉大周边防空缺,这是一个入侵大周的大好机会,当即放出消息要同时进攻三座城池,司徒青云再强,也不可能有分.身之术。

  他的确一针见血,司徒青云一直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连忙把傅柔和司徒彻以及城中百姓都转移到漠北后方的县城里,决战一触即发。

  滕绥虽然知道大周的漏洞在于人少,可他自己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要同时对三城发动攻击,势必也要削弱每支军队的攻击力,于是这位大将军不得不在三座城中挑出兵力集中的重点攻击对象。

  与其说这是一场战争,不如说这更像一场赌局。

  与滕绥交手多年,司徒青云对他的性格还是有七八分了解的,在对方做出选择之际,一向以来的战场风格都是谨慎小心的司徒大将军铤而走险,亲自挑了几百士兵,摆了一出空城计。

  他带着这小队士兵守住中央的城池,两侧的东城、西城都交给带着大军的副将们,滕绥果然犹豫了,迟迟不敢做出攻打漠北的最终决定,司徒青云也不敢松懈,只盼着援兵能够早日抵达。

  双方对峙了很长一段时间,眼看内地的叛乱平息,援兵就要到达,滕绥不再犹豫,带着主力部队往旁边的西城攻了过去,西城的守备森严,然而就在司徒青云要松一口气的时候,腾绥却突然回头,集中所有的兵力杀回中央,万箭齐发,司徒青云就此战败。

  滕绥带着军队势如破竹,一路南下,司徒青云战死的消息传出。

  所幸援军及时赶到,傅柔知晓战况后便果断做出了决定,安排援军就地驻扎拦截滕绥的南下,又让年仅十岁的司徒彻快马加鞭赶到离县城最近的东城,集结那里驻守的军队绕回司徒青云所在的城池接应他,而后,(复活的)司徒青云带着司徒彻与东城部队,和援军前后夹击滕绥,大败犬戎。

  那时滕绥刚打败战无不胜的司徒青云,威望与日俱增,他本人更是骄傲不已,目中无人。只差一点,就从丰功伟绩的大将军,成了几乎断掉胳膊的废人,他怎么也想不通,明明是亲眼看着司徒青云身亡的,这人居然完好无损地带着兵出现在他的背后,一落千丈的滕大将军只能当做这全是司徒青云一手安排的阴谋。

  司徒彻在看见活着的父亲时欣喜不已,没想到一回城,母亲却因过度忧伤而去世了,伤心难过的少将军当即发起了高烧,昏迷不醒。

  听到这里,周楠对于傅柔的印象又具体了一些,她何止是救了司徒青云的生命?她的果敢和睿智挽救了漠北千千万万的百姓。

  小时候卫珺常常和她说起傅柔,这个卫珺难得认可为好友并欣赏的女人,周楠现在明白为何她会与卫珺合得来了,若是当年她带着司徒彻留在宫内,华妃未必有机会对自己和母后下手,这就是了尘所说的,司徒彻是她的守护者的含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