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1 / 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高台雄伟壮观,静静的矗立在前方,仿佛千万年来一直守在这里,扬帆望着这座高不可攀的高台,耳边听着张西瓜的介绍,喃喃自语道:“望乡台,望乡台,这望乡台真的能够看到远方的亲人吗?”

  “能不能看到家乡亲人,这要到台上才看的清楚。不过我倒是看到过望乡台的传说。”

  “什么传说?”张西瓜好奇的问丁羽。

  “相传民间有对双胞胎兄弟,大的叫戈矛,小的叫戈盾。兄弟俩虽是一胎所生,但性格截然相反。戈矛成天悠手好闲、不务正业,惹得乡里乡亲皆不欢喜,隔三差五总有人告他的状,令人望而生畏,侧目视之。戈盾品貌端正、眉清目秀,性情温和、举止大方,从小爱好书棋琴画,十九岁上中了头名状员,令人十分羡慕。看在戈盾的份上,老百姓对戈矛总有几分让谦。在他们四十七岁那年初夏的一天中午,忽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雷声过后有人发现戈矛忽然口吐白沫,没有等人反应过来,他已两眼发直暴死在街头。戈盾在外做官多年,从千里之外赶回来后痛哭了一场。因为他哥哥在生前做了许多伤天害理之事,竟哭得死在街头,或许这就是天意吧!正好城隍爷手下的黑白二鬼,俗称“黑白无常”巡逻人间。他们披着长发、吐着长长的红舌,面目狰狞,令人毛骨悚然。他们手持勾魂令牌和锁链,把二人的亡魂勾到城隍庙,经过“六曹”判官查核,二人阳寿已尽,因为戈矛一生做恶多端,判为恶鬼;而戈盾一生求进好学,判为好鬼。”

  相传他们死后都在“望乡台”上停留了三日,以回眸自己曾搏击一生的美好世界,最后望一望家乡,并观察自己的子孙、亲戚在自己死后的表现,去辨别“孝悌亲情”的真伪。

  传说戈矛悔恨自己生前所做所为,还在“望乡台”偷偷哭泣,但已为时晚矣。到了第三天,六曹判官将二人之善恶资料以文牒形式随本人之魂发往“丰都鬼城”,交阎王爷依法予以惩处,这也就是现今人们所说的“烧纸”。也就是在第三天晚上二更时要举行“行魂礼”,把鬼魂发往“丰都鬼城”,即“丰都府”。由司礼人持引魂灯笼在前引路,孝子扶持他们,入殓前枕过的土坯和哭丧棒由众亲朋友扶着哭呼带路,他们生前的亲戚朋友也焚香哭泣随行,也有鼓乐哀曲相送,还沿路抛洒些纸钱以打点鬼卒和散济游魂,这大概也是现今人们说的“买路费”吧。相传,死者在出殡前还喝了由守卫阴间最后一道关口的“梦婆亭”的梦婆熬的迷魂汤,喝完这种汤后会忘掉生前种种琐事。梦婆还要猛踹死者一下,让它们记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到了出殡那天要顺着“烧纸”的路线前往坟地,埋葬以后使尸魂相随。此礼之文化内涵即在于“孝悌为人生之首”。

  丁羽说完,扬帆突然问道:“既然到了望乡台,是不是就会遇见孟婆了啊?可是到现在除了咱们几个也没有看到任何人,难道这冥界其他都是真的,只有孟婆是传说?”

  他话音刚落,仿佛是为了回应他的话,望乡台前突然模模糊糊的出现了一个身影,这人影突然之间出现之前没有任何征兆,整个人仿佛是从虚空之中走出来的。更奇怪的是她的面前摆着一张木桌,木桌上面摆了四个精致的瓷碗,四个瓷碗里散发出甘甜浓烈的香气,香气传进他们鼻子每个人突然感觉十分的渴和饿,碗里散发出的香气十分持久,诱惑着它们想要喝下碗里的东西。

  望乡台畔,女人,散发出诱人香气的碗,除了孟婆还能是谁?扬帆心中一惊,极力抵挡香气带来的诱惑,他实在不想跟眼前的女人相遇,四下看了几眼却见望乡台畔只有一条小路,想要过去只能跟她相遇。

  看到了这个女人,所有人心中都冒出一股寒气,一路走过来,除了他们四个根本没有看到任何人,但这个女人就这么无声无息的出现,而且她的前面还有四个瓷碗,这又怎么能不让人惊奇和感到害怕。

  “大家小心点,这女人来的奇怪,你们等我一下我先去看看。”扬帆沉声说完,张西瓜立刻跑到他身边:“你又逞能,这时候了,你一个人去看有什么用?想要继续往前走,必须要经过这女人的身边,既然躲不过去,那就不如大大方方的过去看看。”

  “对啊,西瓜说的有道理,不管她碗里的是什么东西,咱们不喝不就行了吗?”丁羽说完,大步朝前走去。扬帆吓了一跳急忙跟了上去,他生怕丁羽有什么危险,用身体挡在了他前面快步向前走,这时他已经坚定了信念。

  女人飘飘忽忽的在前面看不太清楚,仿佛离你很近又像是离的很远。扬帆快步向前,女人的面目一点点的清晰,女人穿着红色的旗袍,影影绰绰的看不清楚,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心里竟然涌出一丝熟悉的感觉。

  终于一步一步的近了,他也看清楚女人的相貌,当他看清楚女人相貌的时候,他顿时啊的一声站在原地不动,他实在没有想到他看到的竟然真的是一个熟,这个女人竟然是刘慧。

  “怎么会是你?”扬帆情不自禁的喊出声,此时刘慧也看清楚了他的样子,也惊讶的道:“你们怎么到这来了?这里不是你们该来的地方,赶快回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