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御书房,工部的人已经按照水泥配方,研究出了水泥,还打了一块水泥出来。他们还把那一块水泥搬到了御书房,让皇帝能亲眼看看。

  “此物,要刀剑去劈,穿不透,就是一点小缺口,影响不了使用。”工部尚书觉得这个水泥是真的好,完全可以用这个水泥修建城墙,也能用这个水泥修建道路,“是个好东西。”

  皇帝看到侍卫拿着刀去批水泥,看到了水泥基本完整无缺,那一点点小缺口可以忽略不计。

  “若是用这水泥修路,必定能更加平坦。”工部尚书道,“用来修建城墙,也是极好的。”

  清朝这个时候的炮火还没有那么强,水泥城墙还是有些用的。若是像后世有各种各样的炸、弹,那水泥城墙就没有什么用,水泥建筑物也能被炸毁,而在这个时候却有不小的作用。

  “好,好啊。”等侍卫带着刀退到旁边之后,皇帝才走到水泥面前,伸手碰触了一下,“能生产多少?”

  “要多少,有多少。”工部尚书认为产量不是问题,可能需要的是人手,至于那些原材料,还可以去找。

  大清地广物博,不差那些东西。

  工部尚书想过了,若是这一件差事能办好,指不定大清的经济就更上一层楼。水泥铺出来的路,比那些泥土路好走多了,也能大大缩短来回两地的时间,行军速度也能加快。

  秦始皇修建长城,还修了一条路直抵边城,大大缩短行军速度。只不过秦朝同一六朝之后,内部矛盾过多,在秦始皇去世之后,很快就分崩离析,但谁也不能否认秦朝一些好政策。

  “修路,这是一个大工程。”皇帝当然也想做一两件壮举,秦始皇修长城,隋炀帝开凿运河……不管这些人是明君还是暴君,亦或是亡国之君,这些东西都给后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这一件事情不仅仅是需要工部去制作那些水泥,还需要户部看看修路所需要使用的银子,还有需要派多少人去修路,又是谁去修路。

  “是。”工部尚书道,“要是光光靠工部,怕是很难完成。如果下发到各个府城,或许能快很多。只是这样一来,难保配方泄露。”

  要是配方早早泄露了,那么大清朝就不占据优势。至少得等大清朝这边都弄得差不多了,再售卖给周边国家。

  工部尚书能想到的,皇帝自然也想到了,还是得让专门的人去配制水泥,再把水泥运往各个地方。按照不同的州府,可以几个州府用同一个地方做出的水泥,朝廷安排几个制作水泥的地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