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鞮红跟着天奇了解一些中医学方面的知识,听得入神。群众演员已经由群头集结好,正在听导演讲戏。

  这时戏份已经进行到中期,冥昭入队。

  竹沥去冯翼谷禀明志向后,谷主便叹息着同他说了一件事:霓裳之毒有解。

  原来在百年之前,九州大地上也曾出现过这种疫病。那时积尸成疫虫毒难避,无人再思农桑之事举目但见赤地千里,走到哪都是四窜的流民,饿殍遍地白骨曝野。就在这样绝望的时刻,有一户人家乘扁舟入三峡,只渴望逃离这梦魇般的地方,却在巫峡遇到天人授书。

  天人乘雾而来,惟见广袖缓带,不见真容。天书用玉简编篡,捧在掌上仿佛掬了一洼流霜月魄。书是好书,但是字却不是什么好认的字,竟是失传千百年之久的云篆天书。

  这书中只有三味药材用了普通篆体尚能读懂,但是采摘地点、剂量、煎煮药汤等文字却是清一色的鬼画符。百年来此书无人能破,也正是因此,这卷解读古方也被冯翼谷束之高阁,无人问津。见竹沥有此雄心,谷主便将书赠予他,希望他可以拯救苍生于水火,还天下海晏河清。

  结果说来也巧,这种云篆天书,竹沥竟是认得的。云篆天书分很多种,恰好竹沥使得的便是这种!因他少年时一段奇遇,便于这种文字结下不解之缘。

  经过破译后发现,这三味药材都生在奇绝险阻之地,而且多有重叠迷障,虽然会给出标识提示,也一样需要熟识云篆的人来破解才能前往。竹沥自然自告奋勇携书寻药,岐飞鸾决意跟随。

  于是两人历经千难万险找到第一处怒海之滨,几乎是拼了性命才从海底巨鲨口中夺回一株苍礁珊瑚。此时人间已经哀鸿遍野,伏尸千里,二人片刻不敢停留,立刻前往下一处焰涛山寻碧岩灵蓟。路上采办必需品的时候,忽听鹦鹉楼头三两弦,一袭白衣赤足披发坐于楼头,正是冥昭。

  一曲终了,二人才回过神来,没想到竟然听了这么久。大约是那弦声终于催出身上疲骨,数月奔波紧绷的神经终于在这曲声中,在这夕阳下,消散地干干净净。

  恢复了精神二人正欲赶路,却发现问题的严重。原来这鹦鹉楼所在的地方乃是繁华城郭,多城相汇的枢纽,水路相接的通衢。人多的地方疫情也重,昔日人声鼎沸,如今只闻鸡犬之声。竹沥和岐飞鸾发现这里的人染上的不仅霓裳一种毒,还有其他的病症并发。但是好在,除了霓裳毒素以外,其他病症都可以通过医治得到解除。

  竹沥精通医术又是医者仁心,哪里能坐视不管。于是在这座曾经的繁华之地落脚,支了个摊子就开始悬壶济世,来者必医,不收医钱。城民们听说来了个小神仙,立刻都从紧闭的家门里涌出来,有孩子病重的把孩子抱来;有老人垂危的几人托着把老人带来;还有些夫妻相扶,姐妹互拉着来的;亦有药到病除后提了一篮子时蔬香果来酬谢的。人一多不论疾病会不会传染都不是什么好事,岐飞鸾便一把剑横在摊前,直把这群百姓煞到百步开外。

  有时候岐飞鸾也会帮竹沥一同看病诊治,不知不觉两人便在此地待了半月之久。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毕竟眼前人要救,天下苍生也要救,二人商量下就在次日看病时告知众人,他们再待五日就重新上路,请前来的人们托为转告。

  不料在最后一日被一宗棘手的疾病绊住脚步,竹沥岐飞鸾二人一筹莫展,此时一人白袍缓带,施施而来,正是那日鹦鹉楼头披发弦歌的冥昭。

  鞮红把着对面“孕妇”的脉搏,一双斜飞入鬓的剑眉蹙得眉心一点微痕,明明是把着别人的脉,耳朵里隆隆如雷的却是自己的心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