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裕王从江南抽调工匠到京城,至少需要四天的时间。

  而在这期间之中,翰林院的诸位大人们也结束了编撰,利落地将终稿交给明昙。其中由秦先生作四书文;董松作五言八韵诗;郭函之作《礼》、《书》两篇五经文;齐昀作《诗》;杨觉知作《易》与《春秋》,并兼修改校准之责,审阅最后的成稿。

  而第三场的五篇策问,则归了两个年纪最小的成员。柳至泽作农耕与粮税两篇,而林漱容则一人独揽剩余三道大题,分别为水利、天承律与沅州大旱——在杨掌院最后给众人修改时,还特意请来了明昙,细细询问她沅州赈灾的具体事宜,丰润文章,让此策论变得更为详实有据,令人心服口服。

  定稿之后,明昙还专门拿到天鸿殿让皇帝也看了看,果然引得后者大赞,称此为“八斗大才尽蕴于其中”,末了还催促明昙赶快开印,以期能在会试中看到同一水平的锦绣文章。

  父皇都下了口谕,明昙哪能不遵?

  索性折桂题抄的封面也不打算弄得太过繁复,只让林漱容画了一段开满小花的桂枝,便把图案与文稿交给了周掌柜,让他即刻开始主持拓印。

  这可是关乎圣命的大事,周掌柜自然不敢出半点差错。好在书斋里压根没有生意,他便每日都到后院监工,全心盯着那些匠人们雕版刻字、小心翼翼地往纸上印刷。

  直到全数印完,再把纸张装订成册,为书封上仅有墨线的桂枝人工着彩,一点点涂出浅金色的桂花和绿色的叶片……

  霎时间,有了颜料的点缀,整本书籍都变得焕然一新。

  林漱容画工精妙,即使是这样一段简单的桂枝,也能勾勒得栩栩如生:每朵花的朝向、大小都有着细微的不同,挤挤挨挨聚成三五个花团;浓绿而宽大的叶片脉络清晰,与花朵交相掩映着,描上阴影,让整幅画都显得立体了许多——好似轻抖一下,就会让桂枝从书里滑落一般,分外引人注目。

  全部完工后,周掌柜捧着准备交给九公主的样书呆看了半晌,双眼圆瞪,口中不由喃喃道:“我的老天爷……”

  这么漂亮精致的书,居然不是哪个达官贵人阁架上的藏品,而是从自家书斋里印出来的?

  周掌柜心中跳个不停,转头看向店外络绎不绝的人群,口中暗暗咬牙。

  他就不信,等这样的一本书摆出去,还会有人能忍得住好奇,不停下步子来翻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