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都没有的话,所谓的不配合到底从何而来?

  紧跟着,就有一些路人也有所耳闻的容易基地粉丝账号心酸发言,被大量转发。

  比如换上了容易基地标识作为账户名的【容易基地-美侍】就发表了长文,控诉星野管理局的险恶用心。

  “作为关注容易很长时间的老粉,我可以说是一天一天亲眼看着他们是怎么努力过来的。明明拼尽了权利,却还要被上级机构甩锅。星野管理局的角色不应该是带着所有的拓荒者向前冲吗?为什么要在这种时候在背后说他们不配合呢?”

  “而且,人本来也是你们筛选出来的,权利也是你们下放的。容易基地落地才一年都不到,就升到了很多基地花三年时间都无法达到的三级,这是客观事实。结果没有任何的表扬和鼓励,反而只有指责。还有为了推卸台风危机时失职的责任,而提出了一点都不合理的限时恢复任务。”

  “说白了,星野管理局这么做,其实就是想剥夺容易基地的联网权利,让他们从所有平台消失。这样,不仅能掩盖真相,还可以把容易基地完全藏起来。没有了外界的监督,你们就是做了点什么摧毁了基地,也可以在之后冠冕堂皇地报称是他们自己失败了,事实还有谁能知道?”

  也有数据型的支持者,直接就星野管理局自己提到的经济问题算了笔帐,还做了十几张对比表,就为了澄清星野管理局给扣的“浪费公民税款”的大帽子。

  这表格拉取了星野管理局商城的价格,还有大荒站有记录的基地基本信息,指出,虽然星野管理局确实在每个基地身上花费的资金数额看起来都非常大,但里面其实有很多猫腻。

  比如这里面占比最高的,其实是拓荒者生存所需的基本硬件以及吃喝的物资。这类供给属于在星野无人星生存所必须的花费,不管换谁去都是一样的。

  至于其他的物资,虽然算是送给拓荒者用于生产销售的,可以供他们使用并为自己谋取利益。但实际这些机械工具也不能自由买卖和流通,都不能算是他们拥有真正的所有权。

  而且退一万步说,拓荒者真的免费享用了巨额资金换回来的物资,但他们并没有任何报酬。按照拓荒者这种生死自负的工作性质,绝对属于联邦规定的高风险职业,不仅应该有高工资,还应该针对风险类别发放相应的风险补贴。如果按照联邦的最低工资加上相应的最低水平补贴加总,再乘以一个基地的拓荒者人数及工作时长,所得的数字总额实际都是超过星野管理局在一个基地上的花费。

  即便是星野管理局许诺给拓荒者的远期回报——获得中高等星系公民身份,实际也是只兑现了极少数。大多数人在危险的拓荒路上直接命都丢了,连一点抚恤金都没有,更何谈获利?

  这一些理智声音的传播取得了很显著的效果。

  不骂人,列数据,摆事实,这就很难被驳倒。

  这些东西虽然不能让反对声音就此消失,却成功壮大了支持一方的“战斗材料”,让更多围观人群开始从更中立的视角去评估两边孰是孰非,察觉到星野管理局声明背后的深意,而不再是一味相信大机构不会有私心的观点,跟风指责容易基地的不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