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一些小说和电视剧中,经常会有一些咬舌自尽的桥段。

  那么咬舌自尽的说法真的靠谱吗,真的像电视和小说中说的那么容易和迅速吗?

  其实不然,事实上咬舌自尽致死率并不高,而且也不快,在自杀的种种手段中,咬舌自尽也是非常罕见的,就正常人来说,想要自己咬断自己的舌头是一件非常痛苦也非常艰难的事情。

  而且即便是咬断舌头之后,人也不会马上死亡。

  现在网上流传的“咬舌自尽”的致死原因可大致归为三大类,即“疼死说”、“失血说”和“窒息说”。

  “疼死说”的主要理由是咬舌时由于产生巨大的疼痛,从而产生神经源性休克,最终导致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混乱,很显然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这一理由中对神经源性休克的理解就存在问题。虽然“神经原性休克”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由神经系统刺激而引发的休克”,但绝对不是“疼死”。

  失血的说法的其实同样不成立,舌内含有大量毛细血管和几条较粗的动静脉,咬断舌头后会大量出血,但是却不会那么容易导致死亡。

  人体血液总量约为4~5升,而失血量要超过30%,即1.5升以上才有可能危及生命。而依靠舌内的血管要丧失1.5升血液,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

  至于窒息的说法又分为三种,一种认为是断离的舌头被吞入,导致噎死,这种说法的理由是舌头是辅助吞咽的器官,因此舌头咬断后断离的舌头由于吞咽功能的丧失而吞入。然而仔细想一想,若要咬舌自尽,或由于意外自己咬断舌头,那么舌头的断离端是位于门齿外侧的,那么掉出口腔的概率远高于被吞入。而且,即便断舌被吞入,那么很大可能也是进入食道而并非气管,因此并不靠谱。

  另一种认为断离的舌根会缩入喉咙导致窒息,可舌头被咬断的部位是前部的游离端,而剩下舌后部,其下侧是被发达的颏舌肌向前下方的下颌骨方向牵拉,因此难以做到缩入喉咙,因而也不靠谱。

  至于第三种说法则是流出的血液灌入气管导致窒息,若要使血液能够充分阻塞呼吸道,所需的出血量尽管远少于失血死亡,但仍需求量比较大,需要长时间出血才能达到,而且还需要猛烈那种。

  所以从医学的角度分析,咬舌自尽的说法其实并不靠谱,意外咬断自己的舌头之后不要慌乱,保存好断裂的舌头,及时缝合救治。

  患者送到抢救室的时候,还处于昏迷状态,方寒先让给患者做了一个颅脑CT,然后进行断舍缝合。

  做CT的时间不长,单纯的头颅CT平扫检查时间很短,从患者进入检查室到检查结束,也就是两分钟左右。

  患者意识昏迷,甚至都不要打麻药,方寒就在患者一时不清楚的情况下给患者做了清创和缝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