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这个不是最主要的,只要方寒愿意,背后有苗医生和方寒把关,问题不大,可方寒本身也需要机会啊。

  方寒有些尴尬,让自己传授经验?自己的本事那都是系统给的。

  苗医生推门进来,呵呵道:“你们几个是不是都觉得中医很难?”

  几个人小鸡啄米一样点头,太难了,大学学了几年,考试成绩他们都是名列前茅,可是真正来到医院才发现,真的什么都不懂。

  苗医生难得有时间,心情也不错,在椅子上坐下,李住院医急忙找一次性杯子倒了杯水递过去,吴磊三个实习生一愣,怪不得人家李医生是住院医呢,瞧这眼力劲。

  苗大龙喝了一口水,这才继续道:“其实你们真要用心去想,中医并不难,中医辨证的基础你们都懂,现在你们要做的就是怎么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就比如说中医四诊,望诊,望动作、望眼神、望形体、望面色、望皮肤、望指甲、望头发、望舌等等。”

  “你们在学校学习的时候,什么动作代表患者有什么不足,什么面色代表患者有什么缺陷,指甲什么颜色不正常,这些都有学,在医院,你们就要不断的去结合实践,看到病人就要去运用。”

  “首先患者来了,不论主治医什么治疗,你们要有自己的判断,然后把自己的判断和老师的判断对照,一致的就证明判断正确,错误的错在什么地方?”

  “就拿刚才的患者来说,指甲发青,这是体内有寒,你们第一眼看到患者指甲,有没有这个判断,如果有,证明你们判断准确,下次有类似的患者这就是经验,如果没有,就记住……有些东西在中医里面那也是一成不变的,基础东西任何医生都是这么用,并不是你看到指甲发青代表患者体内有寒,主治医看到就不是。”

  “中医望、闻、问、切的诊病标准对任何人都一样,他就好比西医的化验单一样,什么数据代表什么,这些基础根据其实都是一成不变的,根据你们的观察去判断患者的病情……”

  苗大龙说的非常详细,即便是方寒也听的津津有味。

  在有些方面,方寒甚至不比苗大龙差,可他的见识其实还是实习生的见识,最多比其他人强一些,这几天很多时候治病,方寒依仗的都是获取的中级急诊经验,来对照,来判断治疗,而不是像苗大龙所说的,用自己学到的东西去判断分析。

  如果用考试答题来举例子,方寒获取的中级急救就等于是答案,他直接把答案抄了上去,对照答案之后才知道这个题这么做,原来这样,而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这么做,原来这样,这就是区别。

  苗大龙或许本身水平并不算太高,但是在医院工作这么多年,带过不少实习生,经验丰富,这一番解释当真是形象生动,让人眼前豁然开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