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官方认可则指的是类似于周同辉这样,进入中央保健局的中医名家。

  能进入中央保健局,那绝对都是医术精湛,德高望重,誉满杏林的,水平不够或者威望不够,那是绝对没资格的。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官方认可要比民间认可更服众。

  因为这一点毋庸置疑,某位名医进入中央保健局之前,必然是经过层层考察,层层筛选的。

  事实上即便是一些民间认可的大国手,大多数那也是得到过中央保健局的邀请的,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行。

  比如郭文渊,郭文渊就是一位国手级别的中医名家,却没有进入中央保健局。

  在所有人的期盼中,一辆黑色的大众轿车缓缓在医院门口停稳,徐锦波第一个上前,急忙拉开了后面的车门。

  “周老,欢迎您前来江州,前来我们江州省中医医院。”徐锦波笑容满面,伸出手还打算搀扶周同辉。

  徐锦波这位江中院的院长是卫生厅直接任命的,并不是专职的医生,而是属于管理人员,以前学过中医,后来从政。

  表面上徐锦波是江中院的院长,风光无限,可事实上徐锦波这位院长当的并没有表面上那么轻松。

  郭文渊依旧挂着荣誉院长的头衔,偶尔还会来医院转一转,相当于太上皇级别的存在。

  不说郭文渊,就是廖一鸣等人,那也是德高望重,影响力非同凡响,稍有不顺心,指着徐锦波的鼻子骂娘,徐院长也只能赔笑,不敢发火。

  在杏林界,越是老资格的专家越是不能轻易得罪,比如罗元辰、郑学平等人,人已经不在江中院了,甚至不在江州省了,还挂着科主任的头衔。

  江中院就是靠这些个老人的名气撑着,没有了这些个国手名家的支撑,江中院也就会迅速的沦落为一家二流或者三流的中医医院,最终不是被同化,就是被边缘化……

  现在江中院的不少科室之所以还让几位老人挂名,其实是给自己留下的保护伞,只要这几位老人家在,就没人敢随便对江中院指手画脚,江中院才能保持中医的地位屹立不倒。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