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的,最初李秋白认为方寒的能耐那就是吹出来的,本事或许是有的,可因为年轻,很多领导都比较欣赏,比如说方浩洋、比如说廖一鸣等等。

  这种事并不罕见的,有时候领导看水平不仅仅是看水平的,也要看人的,年龄段不同,表现出来的能力那就是截然不同的。

  李秋白现在回家有时候都会听家里人说,我们家秋白小时候就聪明,三岁的时候就能从一数到一百了。

  李秋白今年三十一岁,他小时候那会儿是没有幼儿园的,三岁的孩子大都是很傻的,能从一数到十的都不多,人家李秋白却已经能从一数到一百了,牛逼程度可见一斑。

  可事实上从一数到一百真的牛逼吗?

  对稍微大一点的孩子来说,那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

  李秋白之前就认为方寒就像是三岁时候的自己一样,然后方浩洋、廖一鸣等人都比较欣赏,这久而久之方寒的名气也就出来了。

  渐渐的外人或许方寒并不是仅仅从一数到一百那么简单,应该是已经会加减乘除了之类的。

  如此一来李秋白就不服气了,他现在才应该是会加减乘除的时候好不好。

  今天这么一接触,一刁难,李秋白惊讶的发现,人家方寒真的是会加减乘除的……

  这么一发现,李秋白的心态多少就有了些变化了,可面子上还有些挂不住。

  而且李秋白这会儿还存在着侥幸心理,方寒理论扎实,动手能力不见得就比他强。

  正骨这一行可不是单靠理论就能吃得开的,正骨和内科不一样,中医的内科方剂,多读书,理解能力强,确实是能提升不少能力的。

  即便是现在一些上了年纪的名家国手,有不少都是自学成才的。

  像建国初期或者建国之前,正规的中医院校是没有的,一些中医名家本身并不是医疗专业出身,也不是中医世家出身,就是依仗多读医书,什么《伤寒论》、《黄帝内经》、《千金方》等等,读的多了,渐渐的就开始给人看病,然后在看病的过程中逐渐成长,靠着日积月累日竟然成为了一代国医大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