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八位主任医师,八位副主任医师,仅仅一个科室就是名医咸集,这样的配置,放在其他地方,完全可以承担起一个医院了。

  就拿江中院来说,江中院八个科室,主任医师也才十二个人,副主任医师二十五个人,而且江中院的几位科主任中能和谭广平薛文辉相提并论的医生也就薛子林和廖一鸣,哪怕是秦卫华也差了一些,可薛文辉在燕京医院中医科,也仅仅是八位主任医师中的一位。

  谭广平查房,身后好几位主任医师跟随,然后是好几位副主任医师,之后才是几位主治,像孙艺洋和蔡依依这样的住院医在燕京医院中医科,那真的是吊车尾中的吊车尾。

  能进入燕京医院中医科,而且还能在编,那就是相当牛了,这也是人家孙医生有底气的原因,只不过遇到方寒这个妖孽,孙医生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吃瘪。

  中医科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立病房,病房基本上都是高干病房,单间居多。

  患者多是退休老干部,谭广平查房的时候也是相当的仔细,有时候几位主任还会当面讨论,然后指定一下后续的治疗。

  中医科住院的不仅仅老干部居多,而且也都是一些慢性病,不好治疗,西医治疗效果差,老人们抗药性也差,只能用中医慢慢调理。

  谭广平等一群主任查房讨论的时候,方寒都是很认真的站在边上听着,同时用望诊查看着患者的情况,自己琢磨,配合谭广平等人的诊断,印证学习。

  来了燕京医院之后,方寒倒是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打破头皮想要来燕京医院进修了,别的科室不说,就说中医科,只要能来燕京医院,哪怕没有上手的机会,只是单纯的每天跟在专家们屁股后面听着,也绝对是很长见识的。

  燕京医院的高干患者多,因而一些制度也和其他医院不同,比如查房,江中院主任查房一周一次,可燕京医院,不说一天一次,至少都是一周两次甚至三次。

  平常哪怕没有谭广平带着查房,负责查房的也是其他的主任医师亦或者副主任,这就好比你天天都能旁听专家们会诊,这样的机会确实是其他医院所不具备的。

  这就好比你上的是二流大学,二流大学学校能邀请燕京知名院校的教授来讲一堂课,对学生们来说那都是机会,可你换位思考,人家燕京知名院校的学生是不是天天都在听某著名教授在讲课?

  你在别的医院想要碰到一位大国手那是比登天还难,可你在燕京医院,概率那就大多了,几位国手偶尔还是会来燕京医院会诊治疗的。

  就说江中院的医生们,见到郭文渊的概率就比其他医院的医生概率高。

  所以说,环境是相当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上学的时候家长们都争着抢着送孩子上名校,催着盼着孩子上重点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