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马车下来, 骤然迎上冷风,谢琢咳嗽了两声:“陛下体恤,阁里用的是无烟的银碳, 放心。”

  他想起去天章阁的第一天,陆骁让他坐到他旁边,说等天气渐渐冷了,阁内烧起炭火,闷得喘不过气时,窗户缝正好可以借来透透气。

  现在,他每次打开窗户缝透气,都会想起当日的情景。

  只不过,陆骁那张书案已经空置好几天了。

  文远侯一案后,见咸宁帝没有往深里追究的意思,朝廷上下原本惶惶的人心又都安稳下来。二皇子李慎解除禁足后,沉静了许多,连带着盛浩元也恢复了从前八面玲珑的模样。

  谢琢踏进天章阁,刚解下斗篷放好,盛浩元就笑着迎上来:“延龄前日又告了病,身体可还好?”

  “劳盛待诏关心,已经好多了。”谢琢见他像是有话要说,便主动询问:“盛待诏可是有事?”

  “嗯,天已寒,玉津园里的浅绛绿萼梅起了花苞,正是观赏的好时候。明日恰好是休沐,我和几位友人准备在园中设宴,也算风雅。前几日延龄在病中,我不便相邀,一直到今日才开口。”

  谢琢没有一口应下,而是先问:“不知参宴的都有哪些人?”

  盛浩元说得详细:“翰林院以及六部的几位同僚,名字延龄都熟悉,还有几个太学的学生以及洛京略有声望、尚未入仕的文士。这种小聚我办过几次,以文会友,大家不称官职身份,年岁又相差不多,通常都不会拘束。”

  短暂的考虑后,谢琢欣然应允:“既是如此,那延龄就却之不恭了。”

  第二天,谢琢带着葛武,乘马车去了城外的玉津园。

  他到的不早也不晚,在座的人见他身穿月白文士服,外面披着厚厚的斗篷,唇色发白,和传闻中一样体弱畏寒,纷纷说要将避开风口的座位让给他。

  众人对“琢玉郎”好奇已久。在此之前,谢琢惯常独来独往,气质清寒,无论是文士间的小聚还是文会,都没人敢贸然邀请他,怕遭到拒绝,失了颜面。

  因此,一直到现在,他们才第一次跟谢琢坐到一处,谈论诗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