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念 第23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柳纯的一枚u盘终于让案子曙光显现,隋勤思意外地闯入戚宁的视线里。在随后的旅途中,戚宁在网上搜索到一系列的证据,几乎已经可以确认隋勤思才是制造了一系列杀戮的真凶。但现有的只是旁证,严谨点说依然还属于戚宁的推测,最终的抓捕是需要直接证据的。

  可是,直接证据恐怕很难找到了。为了嫁祸给吴良志,隋勤思几乎将所有与作案有关的证据都放到了吴良志住所。他自己手里可能还留有一些照片和心情笔记,但是应该已经妥善地藏匿好了,不会轻易让警方找到,而且目前的证据也不足以让警方获得搜查证。用一些超常规的办案手段恐怕也行不通,如果不小心打草惊蛇,说不定隋勤思便从此消失了。

  想要对隋勤思实施抓捕只有两条路。一是对他实施全方位监控,等待他再次作案,现场施以抓捕。可前面已经提过,隋勤思处心积虑、费尽心思推出吴良志这只替罪羊,表明他已经决定收手了。下一次什么时候作案,还会不会作案,谁也无法估量。警方总不能这样遥遥无期地等待吧?

  还是另一条路,可行性比较大,也比较主动。由于现在凶手已经明确了,那就可以制定一个完备的前摄策略,刺激隋勤思,从而诱使他再次作案,现场施以抓捕。

  但是这种策略也有个难题。隋勤思成功作案11起,又能全身而退,这种成就感已经让他的内心变得足够强大。原来的自卑和失落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愚弄世人的优越。此种心境,一般性的挫折和打击很难刺激到他,除非找到他直接的刺激源。所以半路上当程巍然问戚宁,既然认定隋勤思是真凶了还有没有必要继续此行时,戚宁回答得很坚决,要,而且此行的意义非常重要。只有对隋勤思的成长经历全面地了解,才能找出他最直接的刺激源,从而制定出有效的前摄策略,进而实施诱捕。

  探寻隋勤思的成长之路,由他就读过的大学开始。

  那所传媒学院在城市里很有名,再加上车载导航的引导,没怎么费力两人便找到目标。

  看时间尚早,两人先在附近一家快餐店吃了点早餐。趁着吃饭的工夫,两人顺便讨论吴良志和隋勤思这两人的关系问题。吴良志的情况戚宁了解得相对详细些,据他父母说,他是96届新闻采编专业的学生。而隋勤思在电视台官网上的简历没那么详尽,只标明他是学电视编导专业的。这两人年龄相仿,专业相同,关系又亲密,所以程巍然和戚宁估计他们很可能是同届的校友。

  刚过8点,两人便迫不及待混进学院里。由于这次寻访纯属私人性质,没有正式的公函,两人只好绕过保卫科,直接找到教务处碰碰运气。好在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老师年纪尚轻,又见两位亮出了警官证,便放松警惕,在电脑里很快帮他们查到吴良志的学籍资料,但是没查到有叫隋勤思的学生,与吴良志同届,甚至上下两届都只有一个姓隋、叫隋天意的。两人便只好试着让年轻老师把隋天意的学籍资料调出来,一对照片正是隋勤思,想来他改过名字。随后年轻老师又帮二人查到隋勤思,噢,不,应该是隋天意当年所在班级辅导员的名字。不过该辅导员现在已经退休了,年轻老师便又非常尽责地将辅导员的家庭住址抄给两人。直到两人欲告辞时,这位老师才想起问他们此行缘由,不过被两人三言两语随便找个理由糊弄过去了。

  隋天意的辅导员姓夏,住在离学校不远的一栋新落成的教师公寓楼里。拿着教务处老师给的地址,几番打听,程巍然和戚宁终于找到夏老师的住处。

  看过两人的证件,夏老师将两人让进屋内,嘱咐老伴看茶倒水,招呼二人落座于客厅沙发上。

  夏老师两鬓斑白,身着灰色唐装,看起来精神矍铄。听闻二人千里迢迢赶来是为了解96届自己教过的一个叫隋天意的学生的情况,夏老师未加思索,便连称记得这个学生,并引领二人到他的书房落座。

  戚宁看到在一个古香古色的木书架上并排插着好多相册,老先生应该是个精细的人,教过的每一届学生可能都留有一本相册。摸索了一阵子,老先生才抽出一本蓝皮标注“九六”字样的相册,翻了几下,找出一张照片,递给两人:“你们说的是这个孩子吧?”

  戚宁和程巍然赶忙接过照片,便异口同声说:“对,确实是隋勤思。”

  “隋勤思又是哪个?”夏老师不解地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