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花娘子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度劫秘法是专供长生中人修行之用,而修士一入长生,修行就截然不同。道友可知是何道理?”

  余慈当然知道,这是因为长生真人与天地法则共生之故。

  长生之后,每一次境界的提升,都必须经过天地法则意志的认同,更确切地讲,是要达成妥协,唯有剑修例外。

  花娘子继续道:“世人都道度劫秘法高妙,羡慕大宗门阀弟子可免三灾,为之自怨自艾,殊不知,度劫有度劫的好处,避劫有避劫的坏处,只看能否解悟其中奥妙。”

  这一条和余慈所知就有些差别了,不过当初东海上与海宏等人探讨,议论到此事时,对方欣羡向往之情,确实是溢于言表。

  他就拿出当时学来的知识:“不是道基不完备之故吗?”

  “何谓道基?世人都道成道之基,但我想,余道友或有些不同的见地。”

  我哪有什么见地……

  一念至此,余慈却是若有所悟:也对,其实他真有些感想的。

  从天地法则体系可知,修行其实就是一个整合相关衍生法则,寻觅最根本法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只能境界提升,法则的困缚就越来越少,距离根本法则越来越近。

  修士总是在一套最适合其目前境界的天地法则包裹下,和老天爷角力、妥协,谋求一个更合适的章程,一点点获得“自由”。

  若由此来看,所谓道基,就应该就是与根本法则紧密相关的某种组合吧,可以作为“道标”和“地图”,帮助修士梳理脉络。只是最终显化成各种不同的形态而已,如玄门金丹、释教舍利之类。

  拥有一个好的“道基”,才能与根本法则形成更紧密的联系,少走弯路。

  便以余慈本人为例子,现在来看,他的道基应该是以生死符为基础,衍生完整的天垣本命金符,直指生死存灭的法则真谛,而心内虚空则为其阐发,至于剑意、魔功等,都在外围,只不过是以生死真意贯之,不曾离弃冲突罢了。

  但真到真身轰破劫关,成就长生之后,如何处理,也是个需要仔细研究的问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