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许泊越发地迷惑,便是傻子也能感受到,九烟确实是对他另想相看的,偏偏想不出理由。

  余慈也不给他想的机会,直接端茶送客。但事情一来,就是连续不断,许泊、火炼前脚刚走,沈婉就过来汇报,说是今日的交易会已经结束,而东华遗宝的收购数目是:零。

  “实是雅姐没有发现什么特别出彩的东西……”

  “我知道了,这个你们自己把握就好,其他的呢?”

  “按照先生吩咐,已经准备了上好的空白玉符五百个,符纸千张,并都汇结至‘玉册’之中。此外,还有一事容禀,今日在交易会上,有前上清宗箓书一部,我看先生近日筹备符箓诸事,便私自做主,买了下来。”

  余慈闻言一奇:“箓书?”

  所谓箓书,便是玄门法箓、宝箓的俗称,乃是入道之凭信。在上清宗等出世玄门中,尤其重视,但凡入道,“从戒受箓”是一项绕不过去的关键仪式。

  由于法箓中多由鬼仙神名,符文灵图汇结而成,掌之可召劾仙鬼,运役神明,比灵符、法印、旗幡等玄门符法、器具,更多了一层传承之妙,是宗门道法承继的重要一环。

  余慈虽修炼上清之法,却未受上清之箓,在当年无疑就是个假道士。事实上,他一生所见之法箓,也只有《上清八威召龙宝箓》一件而已。此宝箓是回风道士师门所遗,如今也等若是思定院的镇院之宝,连论剑轩都颇为意动的样子。

  当然,《上清八威召龙宝箓》是上清宗二十四宝箓之一,地位与寻常法箓大不相同,余慈也没指望出现在交易会上的这部法箓,能到那种层次。

  此时,沈婉已将那部法箓取出。却是一本厚约三分,长宽各半尺的方正大书。

  世间法箓形制各有不同,有书状、图状、卷状等等,不一而足,但无论是哪那种形制,也只是形制而已,最关键的一点,是要看法箓之前那段经戒盟誓,由此可以辨明法箓所出之门。

  沈婉断言其为上清宝箓,便源于此。

  而也是这段经戒盟誓,便等若是此部法箓之魂。一应神通,虽发于其上符箓,却总要由此,方可为修士驾驭。这就等于是一种法器祭炼之术,而法箓也就是一件特殊的法器。

  其余收录各类符箓的经藏,就像余慈早年所得那部《上清聚玄星枢秘授符经》,虽也是遍录千般符法,一些符箓,甚至是离尘宗这等大宗门,都未曾记载,连书箓符箓的材质都极为不凡,但缺少总录之戒誓,就怎么也不能被称之为“法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