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话又说回来,一记符法神通,能够抵挡两个几乎超出真人级数的魔头近一刻钟的时间,也终于让他见识到,上清符法在面对天魔一系时,其惊人的压制能力。

  当然,预先的准备是很必要的。

  记得早年听解良授课时,那位便讲过,符法之道,在狭路相逢之际,往往落在下风。但在预知敌情,有备而来的时候,却能占得先机。

  余慈这些年修炼诸天飞星符法,成就天垣本命金符,已经将三十六道灵符,尽都磨炼成种子真符,念动而符发,对此感悟倒也不深,但这回,他生怕面对天魔,符法威力有限,就用了很久没有施展过的“贯气法”。

  玉京三光破元消魔符、上洞真霄辰光感应神雷、太一斩邪符、解形玄变符等几个符箓,通通做了九次贯气加持,其效果着实惊人,就像那一朵剑意所化之青莲,便是由太一斩邪符所化,硬生生将天魔群落打得断了档,绝不逊色于长生真人的全力一击,给了他脱身的良机。

  余慈久不用“贯气法”加持,没想到效果如此显著。

  要说他早年学习符箓,是走的“窍窍相通”的路子,重视分形组合、气机贯通之道,乃有“画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叫”之谓。

  但后来本命真符有成,又通晓了其中的符法神通,念动即可成符,更可以先天元气化生神通,但凡是同级对战,只此已经足够了,面对更强的对头,也没有贯气加持的时间,慢慢却是走向辛乙所言“晓性灵、通神明”的方向,如那降世天人的神通,一旦符法成形,自具灵性,似乎比“窍窍相通”的路子更为玄妙。

  余慈心中倒是没有什么成见,非要在“通窍”和“通灵”之间二选一,他是纯粹的实用派,在他看来,“通灵”没那么玄乎,“通窍”也不是垒砖似的死功夫,不管怎样,都要在实际的操作中,才可见出奥妙。

  今日感觉到“贯气法”的好处,免不了就要再去钻研,看一看,如何才能在“通窍”和“通灵”之间找一个平衡点。

  目前这时段,肯定是没法深研了,但抽出一些时间,将来之前预备的那些玉符,多做几次贯气叠加,却是做得到的。

  回头就算碰上某些强力的对头,几十上百个贯气叠加过的灵符扔出去,便是劫法宗师,也够他喝一壶的。

  “走吧,这车子暂时是不能坐了。”

  在与天魔交战时,余慈刻意用三方元气,锁住了己方气息,没有丝毫外泄,可作为载具的司冥巡辇,那森森鬼气,却是遮不住的。传说火瘟聚形后,感应极其敏锐,这时再乘坐车子,就是自找麻烦。

  当下收了符法,又放出法域将陆雅一包,如此气机封闭,可曰飞行绝迹,没入群峰云雾深处,要暂寻一个栖身之地,做一些功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