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将这个原理,扩及到真界,难道就不成立吗?

  依然是那句话,不管它成不成立,此时的余慈,就当它成立了。

  虚空无垠,虚空无界,所有的区隔,仅仅是法则和虚空的“扭曲”造就。

  就像在一条江水之中,两道水流或许因为江岸、礁石、风速的存在,区分开来,但那也仅仅是“流速”的差别,是“暂时”的现象,在本质上,它们仍是大江的一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什么真界、血狱鬼府、九天外域,包括他的承启天,以及一众大神通之士所开辟的虚空天地,也仅仅是无边虚空中的一个“褶皱”,是滔滔大河中的一个“涡旋”,如果有足够的力量,完全可以将所有的“褶皱”都抚平,所有的“涡旋”都扯开。反过来讲,同样也可以把所有的一切都混搅在一起,不分彼此。

  就算没有那份儿力量,既然是在同一条江水中,必然是始终发生着联系,彼此影响,理论上,绝对是有那么一条轨迹,能够将两道水流贯通,就如浮水的落叶,通过水流变化,总有机会流经江面的每一个角度,只不过,那个路径不是直线,且会非常漫长,给人以永不相接的错觉。

  三方虚空就是这样“拼合”在一起,就是拥有着不同“流速”、清浊不等的三道水流构成的漩涡。既往那些轰击在上面的外力,之所以消融,并不是撞在屏障之上,无法穿透,只不过是在漫长的路上消耗尽了最后一点儿力量,依然没有到达而已。

  至于平等珠,则像那一片落叶,它不是没有击中,只是在“击中的路上”。

  如果平等珠本体在此,余慈可能就真的一筹莫展了。可现实是,此时他打出来的,是从平等珠威能中提取出来的真意,某种意义上,就是神意力量的变种,只不过是通过心内虚空显化而已。

  念动之速,无以伦比,便是再怎么漫长,又能花费多少时间?

  前提是,它没有迷路。

  如果余慈的意识,仍然被旧有的“虚空屏障”所束缚,跳不出樊篱,“迷路”可说是必然的。可如今一念已明,本源之力的扭曲轨迹,在近距离感知之下,又是如此直白昭然,在此中进出,又岂是难事?

  命中!

  平等珠的真意明光一现即隐,消耗干净。

  但就是这刹那的撞击,从东华虚空而至九真仙宫,由九真仙宫再到云气模具,再从云气模具触及半边宝镜……再往后,变化玄奇莫测,已非余慈所能感知,可已经足够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