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偏偏余慈并没有说谎,劫余之人——此界长生中人,哪个不是“劫余”之人?

  好笑之余,他忽又醒悟一事:罗刹鬼王上去就揭萧森的老底,是不是在“提醒”他什么?

  罗刹鬼王不可信。

  萧道人,还有他背后的八景宫,同样让人无法心安。

  余慈当然不会相信,同为玄门,就是亲如一家,具体的看南国“三道相冲”的局面,就再明确不过了。

  当然,面子上,对待萧道人,肯定要拿出与对待罗刹鬼王不一样的态度。

  余慈选择的是冷漠。

  “多年以来,未能重塑山门一砖一瓦,不称罪人已是侥幸,焉敢与祖师并列?”

  他放出的意念没有携带任何情绪,此时解读,却有明显的疏离味道。

  萧道人却是没有半点儿架子,若有,也是属于掌教圣人的雍容之态:“道友何必妄自菲薄,使上清一脉道统不绝,气象重聚,便有不世之功。复起山门,不过是时间问题。贫道此时便再厚颜求份邀约,愿于贵宗重开山门之时,亲呈一份贺仪,不知道友意下如何?”

  要说客气,此时的萧道人当真是客气到了极处,但这就是一派宗师对同样地位,却又不那么熟悉的大能应有的姿态。

  更确切地讲,是宗门与宗门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礼仪规则不可或缺。

  余慈对其中的门道不是太精通,但他却能体会萧道人不加掩饰的情绪意味儿——不是什么玄门道宗之间的交情,仅仅是约定俗成的说话方式罢了。

  如果再进一步分析,八景宫超然无上的地位,不是体现在客气里,而是体现在萧道人一次次的评价中。而所有这一切的前提是:余慈,还有他一手扶起的上清宗,具备让萧道人这位掌教圣人评价的资格。

  对此,余慈仅用四个字回应:“恭候大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