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先生 第17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有人都在这里下了马车,卫苏也不例外。将卫蓁牵下马车,就见到一块巨大的天然生成的石块,约莫有两人高,上面龙飞凤舞刻着几个大字:龙鸣山。

  “这里就已经是颍阳学宫的地盘了,再上去几里地,就到达真正的颍阳学宫了。”陶弗见卫苏过来,跟他解释道。“当初圣师在此苦苦索悟了十日,通透明了后就上山创办了私学。后来私学名声大噪,很多人不辞劳苦远来求学,私学便越来越大,逐渐演变为颍阳学宫。因此,凡是上山求学的学子,到得这里,就必须下车,礼拜之后才能步行上山。”

  陶弗说的这里的规矩,是千百年来逐渐形成的,人人都必须遵守。

  卫苏点头,也随大流跟着拜了三拜。

  “我们便只能送你们到这里了,剩下的路需要你们自己走。”陶弗说道。

  陶家主对陶瑾嘱咐了几句,这才过来,拍拍卫苏的肩膀,“卫郎君,保重,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陶家都愿意为你的后盾,你随时也都可以回陶家来。”

  这句承诺可以说是很有心了,卫苏给他们陶家的水车图,已经初见成效。他们陶家的名声也有了好转,如今官府也积极与陶家合作,就是希望水车能够很好的推广。

  这件事上,卫苏交给他们之后便只字不提,更加没有以此事邀功,可见卫苏心性之豁达,完全出乎人的意料。不过卫苏不提,他们陶家却不能忘恩负义,虽然他们也给了卫苏酬金,可是这利民大计,又岂是区区金银所能比拟的。总而言之,卫苏对于陶家也算是施恩了,将来卫苏无论什么事,陶家必然会尽力相助之。

  卫苏谢过,他自然明白陶睢因何这般,尽管他两耳不闻窗外事,却也知道水车对于陶家的好处。

  可是在他看来,他给出水车图,陶家不仅给了酬金,更是让从不对外的藏室珍藏书册对他公开,这才是难能可贵,千金难买的。而自己用水车换取这个机会,在他看来也是值得的。

  各家子弟别过家人,带了仆从便开始纷纷上山。卫苏辞过送行的陶家人,安顿好卫蓁也向着山上走去,从此以后,前方的路不管有多曲折,他都会坚持走下去。摆在卫苏面前的是即将开始新的征程。

  第26章

  颍阳学宫占地面积极大, 几乎占据了半个龙鸣山麓。

  卫苏将卫蓁留在马车上,让周成铁三娘一起先行带着妹妹前往不远处的新家。自己则跟着人群顺着蜿蜒山路一路向上。

  走了大约半柱香时间,来到了一个宽敞的平地, 四周有灌木竹林,而在竹林丛木间有一巍峨壮观的石柱牌匾, 上刻着四个大字:颍阳学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