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先生 第131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这对他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些人都去秦国了。那他以后前去邶国,就没有多少人与他相争。

  如今的他还不知道,用不了多久他这样的想法就会改弦易辙。秦国对待读书人优厚的政令,让天下的读书人趋之若鹜,只要对自己的学识有信心的人,都纷纷前往秦国。

  一时间,秦国欣欣向荣,国内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卫苏也不再头疼没人可用的境地。

  这些人根据考核,但凡是通过了的,都被安排到了合适的位置上。他们如鱼得水,也不必费心思积极钻营,唯一需要将心用在政务民生上。只要任务达成,年底评核就能论功行赏,更进一步也不是不可能。

  秦国各地的情况汇报上来,如今跟以前早就大不一样了。为官者用心做事,百姓的日子自然就好过的多。

  自从新王继位以来,在卫相国的协助下,百姓如今吃饱穿暖已经不成问题。现在跟以前相比,简直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所有人都感念大王的贤明,是大王的励精图治,勤政爱民,百姓才会有今日的好日子过。秦国一天天的改变,百姓是最能直接体会到的,正是因此,但凡是朝中所下的政令,百姓无不依从。

  这样一来,上下齐心协力,秦国早已经是今非昔比了。

  秦湛喜滋滋的来找卫苏,眉飞色舞的将各地的情况都一一说给卫苏听。

  这些情况卫苏也是有所了解的,斜斜靠在小榻上。一边品茗,一边微笑着听秦湛所说的话,时不时的轻点一下头,以示赞赏之意。

  “这些都是多亏了先生。”秦湛拉着卫苏的手,“如果没有先生,秦国不会有今日。”

  因为荀祁的在外游说,尽力挑拨离间敌对势力,又帮秦国拉拢盟友,如今已经初见成效。

  那些反对秦国,结盟以抗衡的诸侯国,在荀祁的挑动下,联盟摇摇欲坠,很难以成事。他们本来就各有心思,谁也不服谁,再加上暗地里还有谢灼的人手煽风点火。所以哪怕他们已经结盟,可内里的矛盾只多不少,联盟早就形同虚设。

  而与秦国没有利害相关的诸侯国,见如今的秦国强大,自然也有愿意与秦国结盟的。

  像幽国就抛来了橄榄枝,愿意与秦国结为兄弟之盟。甚至还派遣的幽国王子奚过来秦国,商议结盟之事,以表其诚意。

  王子奚也曾经在颍阳学宫入学,与秦湛也算有几分同窗之谊。秦幽两国的结盟,王子奚在其中也是功不可没的。本来年少慕艾,还在学宫之时,王子奚就对秦湛心生好感。现在秦国有意与幽国结盟,在他看来,自然是好事一桩,能不遗余力的促成,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