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春酒(美食) 第36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买鱼的人多了,柳桥鱼市场重新红火起来,连带的周围农家也热热闹闹。

  稻麦齐收, 村舂声隔树可闻, 多鲜活的有声画。她很想空手变出台相机,把眼前的画面停格下来。

  当然,秋日最重要的还是可以光明正大贴秋膘。芥菜青蒿加肥鱼, 大铁锅炖的烂糊, 就白面或玉米面饼子吃。老苏诗中如此写,不知让古往今来多少读者流下口水。

  林绣馋了好久的鲜鱼, 今日终于有空抱着来福直奔柳桥。寻到上回买过的摊位, 还是原来那位渔翁。

  她挽起袖子,“老板, 这鱼怎么卖?”

  老板认出她来,笑眯眯地道,“小娘子开的酒楼,自然价格优惠。”

  旁边一面熟的妇人探过头, 笑得爽朗,“没几日就开起大酒楼,小娘子果真不简单。”

  林绣被夸的不好意思, 又把肩上背篓卸下来,“可有无刺的鱼?”

  她一直觉得吃鱼有点像赌石。每次吃到刺少甚至完全无刺的, 都顿生上天垂怜之感。海鱼刺少,可惜难以运输,只有最靠海的人家才能吃到。

  淡水鱼里,数鲈鱼和鳜鱼少刺。老板捉起几条肥鱼,麻利地开膛破肚, 洗刷干净装进她的背篓。

  鱼得了不少,该去买虾。软炸、白灼、爆炒都可,不过她还是最爱滚水略一煮,即刻捞起来蘸姜汁香醋。也就是所谓的“短箱倾碎碧,纤指剥轻红。”莹白的美人指剥虾,简直是视觉与味觉双重享受。

  桃枝被她说得一愣一愣的,“不知绣姐姐从哪学来这么多讲究。”

  或许因为正逢五日一休沐,来鱼市场闲逛加挑选的人格外多。推推搡搡间,隔壁美妇人头上戴的珠钗不知去了哪。按“寻物学”所讲,越心急反而越找不到。

  林绣深谙此道,干脆放下背篓,同她主仆几人一起细细搜索。寻了片刻才找到,原来正巧勾住了竹筐的缝隙。

  终于放下心来,那人连连道谢,林绣很不好意思地抿唇。自己丢东西多了,经验自然丰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