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村办公室坐了一会,陆续有党员到来。王桥看着满屋子的花白头发,对江老坎道:“江书记,怎么没有几个年轻党员,这些年党员发展状况怎么样?”

  江老坎道:“去年青桥一个党员都没有发展,入党积极分子也没有。前年发展的党员都满五十了,是胡子党员。这事不怪我,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发展对象本来就没有几个。还有些素质太差,歪瓜裂枣,我都看不过去。以前都是村里最好的青年争着入党,现在变成我们去做入党动员,好象还是村支部求着年轻人入党,搞逑反了。”

  王桥望着一片白发,道:“这样下去不行啊,后继乏人。”

  江老坎道:“县里没有几个工厂,年轻人要赚钱,就得出去,这是没法子的事情。”

  以前县委副书记华成耀批评过有些地方村支书有着“培养了苗子,失去了位子”的思想,就从今天看到的一片白头来看,情况还要复杂一些,局势也更严重。

  第三百五十七章 党员大会

  眼见着到了开会时间,驻村干部王健来了,但是副镇长罗基奎仍然没有到。

  王桥也没有催促他,走下主席台,与一群白发党员们坐在一起随意聊天。这次开会,他没有带好烟,特意带了三包平时基层干部最喜欢抽的静州烟。依次散了一圈后,大家在一起吞云吐雾,陌生感和隔阂感似乎就消了不少。

  王桥是有备而来,有意无意提及当前农村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现成摆着的,老党员们说得很直言无讳,大体上是如下几条:

  第一条是党员年龄普遍老化,文化程度偏低,跟上不新形势了。这一条是显而易见的,满屋党员,年龄在三十岁以下的一个都没有。

  第二条是党员流动性大,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这一条同样明显,田间地头全剩下993861部队在耕作,很难再看到在田土里劳作的青年人。农村青年离开乡土,基本上没有带上原来的组织关系,新的社会形态给党支部管理带来极大的难处。

  第三是农民入党积极性不高;这一条与第二条有关,但是又不仅仅包含第二条,这与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转型有着密切关系,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是开玩笑的事,这三观决定着人们的行为。

  另外还有些零零总总的说法,但是都不如这三条典型。

  距离开会时间过了十来分钟,陆续还有村民党员进来。罗基奎匆匆走了进来,道:“王镇,不好意思,有事耽误了。两个记者在我这办公室,非要采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