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之书(出书版) 第7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切创

  切创是指用锋利的锐器刃压住皮肤沿刃口方向移动形成的损伤,这类损伤通常难以致死,除非是切割断了较为表浅的大血管。这类损伤多见于自杀。

  在切创中,较有意义的损伤,就是前文所述的“试切创”。试切创是指创角有一些小的划痕、皮瓣,提示自杀死者在切割前,有一些试刀的动作。这样的损伤通常是死者自杀开始时的矛盾心理导致的。

  而在他杀案件中,因为被害人的反抗,如抓握刀柄,也可以在手上形成一些切创,这些损伤被称为抵抗伤。或者,凶手需要控制被害人,用刀切划被害人,形成一些切创,从而形成威胁,这些损伤被称为威逼伤。

  是自杀还是他杀,不能仅仅从切创以及是否存在试切创来判断,更重要的,是结合其他的尸体征象,进行综合判断。

  二、砍创

  砍创是指用具有一定重量,便于挥动的锐器,以刃面砍击人体形成的损伤。

  相对于切创,砍创显得更为严重。一般都会导致创口哆开明显、创腔很深,甚至会导致创口下方的骨质碎裂。

  区分切创和砍创,有利于法医对致伤工具予以判断,对案件性质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刺创

  刺创是指用具有锐利尖端的工具沿着其长轴方向,刺入人体而造成的损伤。相较于切创和砍创,刺创的创口通常都比较小。但是因为深度较深,更容易刺破脏器和血管,所以致伤更为严重。在法医学实践中,刺创多见于他杀,少见于自杀和意外死亡。

  根据工具的不同,刺创又分为单刃刺伤、双刃刺伤、多刃刺伤以及无刃刺伤。单刃刺伤是指用诸如匕首之类的,只有一个刃边的工具形成的损伤;双刃刺伤是指用诸如工艺宝剑之类的,具有两个刃边的工具形成的损伤;多刃刺伤是指用诸如三棱刮刀之类的,具有三个及三个以上刃边的工具形成的损伤;无刃刺伤是指用诸如锥子之类的,只有一个尖端,却无刃边的工具形成的损伤。

  分辨不同类型的刺创,主要是为推断致伤工具提供依据,有利于警方进一步寻找工具,指向嫌疑人。比如,在死者的身上发现了三棱刮刀形成的多刃刺伤,那么法医就会建议侦查部门从寻找那些可以拥有三棱刮刀的人开始进行排查;再比如,在死者的身上发现了单刃刺伤,那么在破案后,就会对嫌疑人家中所有的单刃刺器进行检验,从而提取到凶器。

  当然,推断致伤工具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以刺创致死为例,法医不仅要对单刃、双刃、多刃、无刃进行判断,还要对死者身上的创口进行测量,推断刺器的最小宽度,也要对整个创道进行测量,推测刺器的最小长度。对有些具备条件的损伤,还要测量创角压迹的厚度,从而对刺器的背宽进行推测。数值越多,对破案越有益。

  在刺创检验中,法医更注重对死者衣物的检验。因为人的皮肤有弹性,在被刺伤后,可能会有所收缩,导致对刺器宽度或者单刃、双刃的判断可能会出现偏差。然而,衣服纤维的弹性较小,所以对于推断上述指标更有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