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之书(出书版) 第15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羊水栓塞有数种死亡机制,其中一种死亡机制就是我们上一案例中讲过的肺血栓栓塞,但其死亡机制并不仅限于肺血栓栓塞。

  显然,羊水栓塞的防治并不属于法医学的工作范畴。可是,法医却要经常接触羊水栓塞死的案例。很多孕产妇在送往医院分娩时是正常的,但是突发羊水栓塞死亡的过程迅速,从而造成很多孕产妇家属的不理解,他们认为是医疗事故导致产妇死亡。因此,由羊水栓塞死亡而引发的医疗纠纷、医闹、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在引发医疗纠纷后,会涉及法律问题,该类案件中尸检、明确诊断就属于法医学的范畴了。在当今自媒体时代,一条微博就可以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可以误导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所以,让更多的人了解羊水栓塞的发生原理、发生过程和尸检表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般对于羊水栓塞的法医学检验并不复杂。案件时间、空间的特定性,决定了在这类案件中,可以直接排除很多可能的原因,只要抓住羊水栓塞死的病因、死因、死者死亡前的症状和法医学检验要点,很容易得出最终的死因鉴定结果。

  一、病因

  教科书上对羊水栓塞的病因有如下总结:羊水主要经过宫颈黏膜静脉、胎盘附着处的静脉窦进入母体血液循环从而导致羊水栓塞。在胎膜早破、人工破膜后,或者宫颈损伤、胎盘早剥等情况下,子宫存在病理性开放性血窦,加之宫缩过强,羊膜腔内压力过高,羊水会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二、死因

  羊水栓塞导致死亡的原因,除我们前一案例阐述的“肺血栓栓塞”导致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以外,还主要有两种。一是过敏性休克。羊水中的有形物质或者异体蛋白可以成为母体的一种过敏原,一旦过敏性休克发生,血压可以迅速下降甚至消失,母体在数分钟之内就可能死亡,所以在羊水栓塞发生后,通常要进行抗过敏治疗。二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导致失血性休克。很多同学问,为何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了,还会失血?其实羊水中有很多促凝的成分,其进入母体后会引起母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后,血中大量凝血物质被消耗掉,同时羊水中的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激活纤溶系统,使血液从高凝状态迅速转为纤溶状态,此时凝血功能出现障碍,出血不止,最终引起大失血而导致死亡。

  三、死亡前症状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突然出现胸闷、气急、烦躁、寒战、呛咳、呼吸困难、发绀或者直接休克、出血不止等症状,就应该立即考虑羊水栓塞。因为羊水栓塞可导致迅速死亡,来不及进行实验室辅助检查,所以只有通过症状来迅速判断,并且采取抢救措施。

  四、法医学检验要点

  之前说过,因为是特定人、特定时间、特定条件、特定地点发生的非正常死亡,所以对于法医来说判断羊水栓塞死亡并不困难。在充分了解案情、死亡前症状之后,如果在进行法医组织病理学检验时在肺小血管内或在心、肾、脑等血管内见到羊水的有形成分,即可确定死者死于羊水栓塞。在右心、静脉血中检见羊水有形成分一样具有判断价值。

  虽然发生概率极小,死亡率较高,但是这一案里我还是不忍心让夏晓曦死去。

  母亲是最伟大的,祝福天下的母亲全都平安健康。

  自救x小剧场

  小白:“没有哪一案比这一案更让人心惊胆战了,一直各种担心。不过,我们俩最终没有出场,这实在是很幸运的一件事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