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友明听了一阵的激动,正欲说话时,杨帆一抬手说:“先别着急高兴,我还有话没说完。成立酒业集团并且上市,这不是闹着玩的。所以,市委市政府可能会考虑人事上的安排,加强监管。当然了,前提是市委和市政府不干涉集团的营运,这一点也请理解。”

  王友明有点搞不清楚杨帆这个是啥意思了,其实杨帆不过是提前防备一下,当年的飞天集团倒闭时的相关卷宗,杨帆曾经调阅过相当一部分。飞天集团是国企,倒闭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根子是整个集团领导层,从上到下都烂掉了。尽管很多资料没有对外公开,但是杨帆想看到是没有什么丝毫的问题。

  这时候,一直站在门口偷听的崔细细推门进来,看着杨帆微微一笑说:“杨书记,您的要求是不是太强人所难了?”

  杨帆看都不看她,慢慢的站起来说:“这个酒业公司,有40%的集体股份。崔总要是觉得市委在强人所难,那你可以另谋高就。”

  霎那之间崔细细和王友明的脸色都变白了,杨帆的强势一览无余。明确表达一个态度,要发展要壮大,政府可以支持。但是要想脱离行政和经营上的监控,门都没有。

  “杨书记,您不觉得您是在以一个外行的眼光来看待企业的发展么?”崔细细有点忍无可忍的意思了,卡白的脸色泛起愤怒的潮红。

  杨帆淡淡的笑了笑说:“崔总,你要是有资格看到6-7年前,社科院提交给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的一些建设性的报告,你就不会口出狂言了。你看问题的眼光,跟我不是一个级别的。你能看到的,我同样也能看到,我看到的,你连想都没想过。实在不服气,可以找一找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前,国内几大经济学的刊物,上面有不少我和导师周明道联名发表的文章的。看的时候注意一下作者排名顺序。”

  对付崔细细这种人,就只有一个办法,你狂我比你更狂。当然了,前提是要有狂的资本。杨帆在跟随研究一些国家发展方向的课题时,崔细细还在国外为一份洗碗的工作四处奔走。

  论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杨帆自然不如崔细细,但是要论对国家政策和发展方向以及对体制的理解,崔细细拍马都赶不上杨帆。

  崔细细固然是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但是杨帆看问题的角度则是,企业如何在当前的国家大政方针和国际形势下有一个长期良性发展的可能性。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不是市场,而是人!像宛陵酒业这种性质的国企,人的问题更为关键。国企老总被抓的还少么?

  杨帆的话崔细细并没有完全听懂,但是王友明听懂了一点。所以王友明脸色有点难看的坐在原地没动,崔细细则是震惊与杨帆说的那些话中间。

  崔细细确实看过一些经济领域的刊物,也知道周明道的大名,只是一直没有把那些文章发表者杨帆,和眼前的杨书记联系起来。

  杨帆早就看出来,宛陵酒业的实际话语权,就掌握在这两位的手里。把这两人搞定了,今后的发展步骤就简单了。

  崔细细目瞪口呆的看着杨帆,半天才说:“你就是那个大胆质疑美国经济政策,提出全世界将要为美国的金融崩溃买单的杨帆?”

  杨帆苦笑着摇头说:“我真的怀疑你的学位是怎么来的?我的观点一点都不新鲜,无非是综合了大量国内国外的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一些想法写出文章。其实美国要全世界为他买单的说法,上个世纪7-80年代就出现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