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两个副市长的心态导致的结果是曹颖元干脆死了心,反正海滨市现在局面不错,市政府这边杨帆也没有插手的意思。

  杨帆没有在红星厂的问题上追究责任,更多的是在维护一个稳定团结的大局。最后对蓝和心生不满的曹颖元,会议上不点名的敲打一下,稍微的泄愤了事。妄生事端打击报复一类的事情现在是杨帆心底的红线,曹颖元没有胆量去碰。

  按说曹颖元这个市长当的挺窝囊的,可是换个角度不难发现,曹颖元啥好处也没落下。既然是这样,又何必瞎折腾呢。

  蓝和被曹颖元敲打后,心里的不安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曾经对杨书记表示过输诚的意思,但是始终不能像丛丽丽和方圆那样成为心腹,甚至看起来连柳叶都不如。表面上看起来蓝和的权利在一点一点的增加,实际上蓝和心里很没底。没靠山啊,老曹都敢在会上不时的敲打两下,万一杨书记再产生一点不满,那日子就真的没发过了。

  红星厂厂长的人选问题,蓝和推荐了汤仁明后,杨帆答应的很爽快。蓝和认为这是一个信号,杨书记在暗示以最快的速度平息这个事情,一切都好商量。万一把事情搞砸了,秋后算账的可能性绝对不会太小。

  蓝和推荐汤仁明是有原因的,红星厂改制是蓝和主管工业期间支持汤仁明搞的,那个时候蓝和刚到海滨市不久,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结果红星厂的改制很成功,汤仁明干的也很漂亮,但是最后的胜利果实却被别人瓜分了。汤仁明被调离,红星厂成了别人口中肥肉。

  这些往事说起来辛酸的紧,蓝和对于说动汤仁明的把握其实也不足。这不打电话过去,约汤仁明出来吃饭,结果汤仁明开始还笑呵呵的,蓝和嘴巴一松,提了一下红星厂出的事情。汤仁明能把一个濒临倒闭的厂子救活,本身就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当年政治上不成熟,吃了别人明升暗降的亏,这几年在体制内打磨下来,汤仁明该看透的都看透了。所以蓝和刚提了个头,汤仁明立刻很不客气的说:“这个事情不要再提了,我现在过的很好。”

  咔嚓,汤仁明把电话挂了。蓝和一阵目瞪口呆的,可是这个事情怪不得人家老汤,红星厂就是汤仁明心头永不愈合的伤口啊。不为别的,就为蓝和屈服于压力,在关键时刻松了口,没有能坚决顶住。

  时过境迁,红星厂现在撑不下去了,你倒想起人老汤来了。换谁也不能答应不是?

  蓝和不屈不挠的又打了几次电话,结果汤仁明手机直接关机。这一下蓝和心里毛了,这个事情是杨帆交代的,完不成后果真的不好说了。

  无奈的蓝和只好给杨帆打电话汇报情况,杨帆当时没表态,点点头说:“一起吃午饭,边吃边谈。”这个态度倒是让蓝和放心不少,急急忙忙的找个不错的酒楼定了位置。

  杨帆对具体情况不了解,自然不会擅自表态。身为市委书记,红星厂的事情按说蓝和应该给曹颖元汇报,找到杨帆这里来了,说明蓝和同志的“觉悟”还是很高的。不管怎么说,觉悟高又在做实事,杨帆总是比较欣赏的。

  到了酒楼碰头后,蓝和详细的把历史渊源说了一下,这种事情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少见。一个地方有个好一点的企业,自然会有无数双红眼盯着。当年汤仁明花了三年的时间,把红星厂从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打造成一个年创利一千万的明星企业,在整个天涯省都是数的上的。后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有关领导”认为,这么一个企业自然要掌握在自己人手里。于是乎,汤仁明调离的问题摆在了会议上,当时蓝和没能顶得住。

  假如红星厂不是一个国企,这些问题自然不会出现。因此,正在汤仁明雄心勃勃的打算花三到五年的时间,把红星厂推向股市的时候,一封调令下来,红星厂上升的势头戛然而止。这种悲剧在中国比比皆是,相似的案例更是不胜枚举。

  当年杨帆在宛陵市的时候,就调阅过飞天集团的相关资料。结果和红星厂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飞天集团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最初是靠生产农用三轮车起家的。后来慢慢的做大做强,就在飞天集团成功上市后,市委作出了一系列人事调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