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7[治愈] 第123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父:“那村里还有地呢,要是户口迁到城里去,那可就没地了。”

  韩慕阳:“地有什么大用处吗?”

  林父一想,也对,每年种地交提留交公粮,只有自留地是免税的,老百姓种地根本不赚钱,还把劳动力拴在家里呢。早年计划生育的时候,他出去做小买卖,林母在家带孩子,那时候他是不种地的,都买着吃。后来孩子落了户口,自然就一直种地。

  他一年两季出去卖席,其他时间在家里弄庄稼,也能粜粮食换钱,起码还够自己吃的,不用买粮食呢。哪怕后来想让林母跟着一起去卖席,他也没想过要退了家里的地。

  买粮食吃,他一直觉得有点抵触,好像很贵的样子。

  韩慕阳:“只要你赚钱够多,买粮食吃有什么问题?一斤面多少钱?四毛还是四毛五?就算再贵,五毛一斤,三十斤也就十五块钱,现在很少有人能一天吃一斤面粉吧?”

  林父却压根就没想过去县里住,被韩慕阳这样一说,简直就是颠覆他的三观和此前四十多年的人生规划和认知。

  搬到城里去定居?他从来没想过也不敢想。因为只有那些考上大学有文化的人才能鱼跃龙门,从乡下去往大城市。那十年以前,初高中的就算很有文化,可以在公社、县里当干部,或者进厂考核当工人,而且工人都是一家子接班的,农民只能在家种地。那十年的时候,大家都一样,除了工人接班、农民种地,其他的干部老师什么的都不保险。等那十年之后,各地平反,农民依然还是农民,并不能随便进城。也就改革开放以后,城里略放开政策,允许乡下初高中生去厂里打工,甚至还有农民进城摆摊儿做生意。

  可无论哪一种,农民的户口却还是在老家地上的,并不能迁入城里吃商品粮当城市人。

  现在韩慕阳说可以迁到城里,可以不种地,可以保留村里的宅基地房子和坟地,他都觉得不可思议。

  还能这样呢?

  韩慕阳也就是这么一说,并没有逼着林父干什么。虽然他自己叛逆从首都跑到乡下来读书,可他知道城市的发展不是乡下能比的,按照他的了解,乡下这十年根本没什么变化,城里却已经大变样。

  城乡差距,差不多三十多年吧,甚至有些东西可能四十年也不止。

  韩慕阳的话终归是落到了林父的脑子里,他躺在被窝里直犯嘀咕,到最后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迷迷瞪瞪的时候,他想算了别瞎折腾,还是等三个孩子都考上大学再说,到那时候他们都去大城市上学工作,自然也不会回来,他和老婆就守着家里的房子和地,毕竟还有祖祖辈辈的坟地在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