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会只有一间屋子打开门亮着灯,里面放着课桌,稀稀拉拉坐着十来个年龄差距明显的孩子。

  “这是在上课?就一个班?”裴宛初疑惑。

  “对,这村里的孩子现在还剩下着十几个,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城里务工。不怕你们笑话,我们这片土地太贫瘠,种不出瓜果蔬菜,连生出来的人都笨笨的。好多出去打工都挣不到什么钱,只是勉强糊口,就这人均年收入都是他们打工给拉起来的,要是没人打工,我们村人均年收入可能不到1000块,说不定很快就没人啦。”

  “没人了?”裴宛初没反应过来。

  第41章 达成合同

  村长嘿嘿干笑两声,“都饿死啦。”

  村子里但凡有点能力的都迁出去了,找找远离了这片贫瘠的土地,不仅人走了,户口也转走了。留在村里的都是穷人,这些孩子的爹妈在外面打工也是勉强自保,根本没办法带着他们。所以他们村年年榜上有名,实在是找不到好的脱贫方式。

  裴宛初哑然,他知道这里生出的人笨笨的,其实并不是被土地影响,说到底还是教育缺失,出去外面也跟不上时代发展,自然更难挣钱。

  村小学只有两位老师,一个数学,一个语文,都是上面派过来的。一名老师待一年到一年半,待长了人家不干,一年多支教倒是可以接受,时间到了又会安排新的老师来。

  小学毕业了,家长要是攒到了钱,就送去县里住校读初中,高中,如果没钱的话,可能就继续在这个教室里混到十五六岁,进城务工。

  前几年这种情况特别严重,这几年国家加大扶贫力度,基本上都通过减免各种费用,尽量让这些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他们年纪都不一样,搁一块怎么学?”闻意好奇,这种大小凑一块的只在艺术特长兴趣班见过。

  “数学,语文,看年龄段,有时候分成3个班,有时候分成两个班,不同进度。现在他们学的是自然,就一起讲。这样老师也没那么累,要不然两个老师一口气都不歇,想想都受不了。”

  这里的一切和他剧本的设定几乎如出一辙,简直就是量身定做的拍摄场地。

  贫穷的山村,走不出大山的孩子们,让更多的人能够聚焦落后地区的教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