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学校老师天天步行来家访,劝说让孩子们去上课。

  这里的村民都以孩子太小,走那么远辛苦,不安全为由拒绝了。

  情况反应到上面,经费吃紧也很为难,后来有好心人出资捐建了这所学校。上面迅速调配师资,确定了支教方式,本以为土门村的教育状况会迅速改善,哪知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

  第一批支教老师派过来一年,上课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个月,每天都是在村里抓孩子……

  孩子不想上学,家长不仅不重视甚至反对孩子上学,在这里3岁都能算劳动力,能挣钱。

  “三岁挣什么钱?”陆知惊了,对于他优渥的家境,调皮捣蛋的性格,13岁还在闯祸让爹妈出来赔钱收拾残局,根本无法想象:这里的小孩3岁就能挣钱?

  果然世界的参差。

  “你们也看到了,这边土地种不出什么农作物,勉强够吃吧。以前会有一些企业过来给活,现在基本就是出去打工的收入,村里的该申请困难补助的都申请困难补助了。现在村里都是老人了,也没谁给安排什么活了,没什么是做的小孩们也就该进学校了。”

  第50章 金主投资

  以前企业给到村里扶贫的那些活,难度不大,强度也不算高。

  基本上是是糊纸盒,串珠子等一些用机器没办法完成的细活,说起来细,几乎没什么难度,学一学,只要能拿筷子都能做。

  几岁小孩确实没问题。

  报酬都是计件,小孩自然也可以贡献劳动力。

  “为什么你们在这里有支教期?感觉就像出差?”

  陆知有认识过不少去支教的人,很多都是短期。但是裴宛初电影里的人物,在穷乡僻壤待了一辈子,他要搞清楚这两点的区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