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夏俊越发迷糊了:“这小子在干什么?”

  “没人知道。不过他现在就在澳门,正在想方设法找年兴昌的下落。此外他还找了大昌集团的执行总裁姜婉儿小姐,代他收购了兴昌公司在红发集团的股份。如果我们猜得不错的话,他正在做不良资产包并购。”

  所谓不良资产包,通常是由银行剥离出来,通过其所属的资产管理公司经整理后出让的。不良资产包往往包括了股票,债券,土地,厂房企业,固定资产等多种形式的存在。由于经营不良而进行抵押出售。

  对国家来说,每年都有大量的不良资产急需处理,将其整顿,盘活,重新进入流通领域正是政府经济工作之一。企业成为不良资产的原因有很多,一家好好的公司,可能因为天灾,也可能因为人祸而导致经营不利,最终成为不良资产。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将其接手。

  接手不良资产就象是接过了一个沙河金矿,如何能从中找出有价值的东西,去除无价值的东西,是对经营者的一个极大考验。

  兴昌投资公司如今负债累累,早已经成为最大的不良资产公司,不过它欠的不是银行的钱,而是投资委托人的钱。银行无法出面干涉,只能由委托人提出起诉,然后进行资产追回。

  在这种情况下,陆天豪就拥有了一个趁机拿下整个公司的良机,但前提是他必须有能力应对那些庞大的债务。

  在国内,国家对不良资产的处理的用意是减免不良债务,而不良资产的收购者则通常是打着见面不良债务的旗号进行利益剥夺。这种完全不同的出发点造成了两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所在。

  举个例子或者可以说明这样的情况:

  在中国大陆,罗贤平算是比较有名的不良资产处理专家。2005年初,国内的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要打包处理江苏建设银行的一笔不良资产。罗贤平神通广大,竟然在其他投资者还未听说该资产包时,就已经提前派了多位调研人员进场看资料,随后向国际投行每家收取30万-50万美元不等的调研中介费。由于罗贤平想独吞该资产包,引起一国际投行不满,该投行前往国家财政部告状,最后该资产包处置被搁置。

  2001年初,罗贤平利用华融和摩根士丹利的不良资产出让,隐身于摩根士丹利投标团背后,通过自己控股的海外公司获得投标团买下的四个不良资产包中的“华融1C”包,从而以6000万的代价拥有该包中惟一的一笔资产——大连证券大股东中天航业投资公司7.28亿元的债务,从产权上间接控制了大连证券。

  令罗贤平在国内不良资产交易市场上无往不利的是其中金丰德总经理的身份。中金丰德对外介绍该公司是一家投资领域涵盖金融证券业、制造业、交通业、药业、矿业等多个产业的国有公司,与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所罗门兄弟、雷曼兄弟等国际顶尖投资银行有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分别与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在国内成立合资公司,专业从事中国金融不良资产的处置。罗贤平正是了利用了“中金丰德”这块金字招牌来谈生意,却让自己的公司“丰德资本”去签合同,化公为私。

  当然,其最终的下场是锒铛入狱。

  陆天豪委托姜婉儿以大昌的名义去谈生意,却以龙游的身份接手兴昌投资公司的资产,和罗贤平收购大连证券的所做所为其实是如出一辙。

  对兴昌投资公司来说,红发股份是他们的良性资产的话,那么那些外债,毫无疑问就是他们的不良资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