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泉阴司 第589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提到寒衣,就得先说一说寒衣节。

  其实吧,寒衣节算是咱们华夏的传统节日,主要在北方比较流行,南方不是很流行,但也有人在过。

  像我们这样的修道之人,更是要过的。

  国家没有把寒衣节定为具有特别意义的节日,这也导致“寒衣节”在民间的知名度不太高,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只有放假的节日才叫节日,其他的都统称为日子。

  寒衣节、清明节、以及中元节,合称为华夏的三大“鬼节”。

  寒衣节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

  寒衣节这天,讲究“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

  寒衣节其实从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入冬了,给死去的亲人烧去冬天的衣服,让他们不会寒冷。

  所以,在祭祀的时候,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亦谓之“寒衣”。

  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烧给祖先,这就叫作“送寒衣”。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有了一些变化,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

  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

  这种包袱虽有寒衣之名,但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所以,再后来,寒衣节,人们既烧寒衣,又烧装着纸钱的包袱,让死去的亲人吃饱穿暖,身上还有钱花。

  这些都是对过世亲人的美好祝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