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欧阳辉支支吾吾,啰啰嗦嗦,孟聚好费劲才搞明白他的意思:部下们并不是对欧阳青青有意见,倘若孟聚在东平的话,他纳欧阳青青只是孟大人的风流韵事,大家多半还会赞叹几句绝代名妓配盖世猛将的天作之合呢。

  但此次孟聚南下,说不定要个一年半载的——说得更难听点,甚至有可能一去就回不来了——这样的话,他留在家里的女人分量就非同小可了。

  大家奉孟聚为主,欧阳青青就是“主母”了,孟聚不在的时候,她就是孟聚的象征,在某些特殊时候,她甚至是凝聚整个东平军政集团的关键,地位尊崇。想想看,孟聚走之后,那么多文官武将要恭恭敬敬地向一个前青楼女请安问候,部下们怎么受得了?

  部下们的抵触情绪如此强烈,孟聚不能不慎重考虑了:娶欧阳青青事小,但若让部下们统统离心离德,最后让自己落得孤家寡人的下场,那就很不妙了。

  第二天,孟聚再次召集部下们宣布,说自己纳娶欧阳青青一事打算推迟,等自己从洛京回来之后再作操办。听闻此言,众将纷纷面露笑容,大有如释重负之感,却再没有哪个煞风景的傻瓜跑出来再劝孟聚趁早娶亲了。

  ……

  南下增援部队的规模不大,才两个旅,三百来人的兵力,人数虽少,但全都是经验丰富的铠斗士,忠诚和战力都是精选的,是东平军中的精锐了。蓝正和吕六楼都劝孟聚多带些兵马,但孟聚拒绝了,他的理由也很简单:一路南下,所经大多属于拓跋雄的地盘,人数少点还好蒙混过关,人数一多的话反倒难办了。

  这么三百人说多不多,说少却也不少,这么上千里,要一路杀将夺关打过去,那肯定是不行的,得找个名目才能蒙混过去。省署廉清处督察欧阳辉建议,还是照上次偷袭武川的老法子,扮成商队过去,但孟聚觉得不妥:上次偷袭赤城只是两百来里的路程,三四天就到了,但这次回洛京,可是要在道上走起码一个月,露馅的可能性太大了。

  而且,现在是战乱年代,内地盗贼四起,很多地方都是兵匪不分的,现在哪还有敢做买卖的商队?而且,对那些割据一地、无法无天的官府和军头来说,路过的商队,那不是送上门的肥羊吗?这不是自己给找麻烦吗?

  还有人提议说装扮成归家的官宦,游历的学子,或者化整为零分散过去,但都被孟聚拒绝了——这么几百个彪悍壮汉带着斗铠走在道上,你扮什么都不像,那种军人的野性和杀气是遮掩不住的,有心人一看就知道了。

  众人苦思数日不得结果,最后,却还是秦玄提醒了孟聚:“何必装扮什么呢?我们就是北疆边军,堂堂正正过去不行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众人无不呼绝。

  就像那些扯蛋的小说家说的,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那很自然地,最好的伪装就是没有伪装,在孟聚的部下里,有着大批边军出身的军官,他们熟悉边军的路数和作风,真要改扮,只需把身上的黑色陵卫军服换成边军的褐色军服就行,外人很难看出破绽。

  为确保稳妥,孟聚还特意请来边军的老将肖恒亲自查看,让他以一位老边军的眼光来看,自己的兵马是否还存在什么破绽?

  肖恒这种老派军人做事甚是认真,不但细细检查了援军兵马的武器、服装、腰牌等各式标识,还观察这路兵马的行军、设岗、轮值、聚餐、休憩、宿营等情况。最后,他向孟聚建议,派出自己亲信部下军官齐鹏和徐浩杰随同孟聚上路——要冒充边军队伍,队伍里没几个货真价实的边军军官是不行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