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6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应龙最终逃不掉,也曾与崇伯鲧动手,结果他败了,然后才确定崇伯鲧其实并无恶意。崇伯鲧收服应龙之后没有杀他,而是指点应龙远去汪洋中修行。汪洋中有一座岛,天地灵息很适合应龙修炼,崇伯鲧让他就在那里建造洞府。

  那片雨云自西向东飘去,其实就是应龙过境。太乙奉崇伯鲧之命,是跟着应龙一起去的,既是护送也是监督,直至看着应龙到达汪洋中崇伯鲧指定的那座岛,这才放心回转。然后太乙又分别去了共工部和重辰部,向帝江与禄终传达了崇伯鲧的吩咐。

  崇伯鲧就在西荒高原上等着帝江和禄终,其实主要是等帝江安排好族中事务,两人的决斗就将在那远离人烟之地进行。崇伯鲧的正事忙完了,他们也该去了。

  江河水情有异的第一个原因是应龙导致的,第二个原因则难以察觉,而且崇伯鲧也解决不了,便是天地间自然的变化。江河总有丰水和枯水之年,在漫长的上古年间,气候的大范围、长时间变化并不罕见。只是以凡人短短不到百年的寿元,体会得并不明显。

  天地间有时会遭遇多年大旱、多年洪水、多年闷热或多年低温,若是感应那些裸露的岩层物性,也可以察觉到这种变迁的痕迹。据崇伯鲧判断,江河流域将迎来一次多年丰水的时期,降雨量可能长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虽然以普通人的寿命很难感觉到天地间的这种变化,但是自古以来历代人却积累了相应的经验。很多村寨的选址,都在大规模的洪水威胁不到的地带,就连开垦的田园也有这种讲究,与此同时,在长年干旱时期也要保证有最起码的水源可用。

  这也不能说明古人一定聪明,而是曾做出错误选择的部族村寨,早已被各种灾害摧毁了,就算其族人尚未灭绝,也都迁居到了更安全的地带。当前人的教训变成了后人的经验,也就留下了所谓的祖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