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首《晴天》程晓羽第一次并没有采用周结伦的原曲摇滚为主的编曲,而是结合了关诗敏和刘瑞琦版本的编曲,以钢琴为主旋律的编曲。这样这首歌就有更感人肺腑的力量。

  《晴天》这首歌伴随着程晓羽度过了最黄金的学生时期,想来大多数与他同龄的朋友,每逢听到这首歌就会想到你的校园、你暗恋的对象、青涩的天真、单纯的永恒和忧伤的初恋。

  《晴天》的开头惊为天人,三个和弦倒来倒去愣是弹出神一样的旋律,后面直接唱谱,更是叼的不要不要的。

  时间太快,人生太短,程晓羽总觉得,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些符号化的东西串起来的,而《晴天》就是他整个青春期最重要的符号之一。

  前世程晓羽也曾因为《晴天》完整的唱出了自己的初恋,对这首歌有着偏执的热爱,于是又录了一首周董自己编曲的版本。权当是磨练自己的录音技巧和后期制作的技巧了。

  程晓羽过完年回到上海,又录制了一首《以父之名》。这首歌的前奏,包括小提琴和意大利女高音的花腔,程晓羽都只能合成器来完成,(人声合成器这里就不做科普,初音未来,大家应该都知道就属于人声合成器的运用。优点是真人歌唱练习几十年的唱歌技术在它们面前将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对于它们来讲没有音域的限制,没有气息的限制,没有音准,节奏的问题,缺点是由于技术的局限,歌姬的声线,难免显得僵硬而缺乏细微的情感变化,这也直接导致了很多人根本无法接受这种音乐,并偏见的认为这是音乐本身的问题。)

  人声合成器的效果虽然没有录音室录制真声的效果好,但经过他的精雕细作,整首歌混缩之后感觉另有一番迷离的机械感,更别有一番韵味。

  《以父之名》当年被程晓羽是奉为西洋古风音乐的神作,甚至觉得《以父之名》是周一辈子在音乐上的颠峰之作,武断点说,甚至他自己以后都永远无法超越!

  当程晓羽制作这首歌时,因为这首歌的编曲也可以说是完美无缺,所以程晓羽毫不犹豫的采取了原曲编曲。

  为了百分之百还原这首歌,程晓羽真是绞尽脑汁,前奏首先穿插的背景音比如祷告,枪声,是作为音乐氛围的渲染。前奏以夸张的意大利歌剧的感觉作为开场。

  为了前奏的意大利语祷告和意大利歌剧的开场,程晓羽跑遍上海去找了意大利牧师,歌剧演员。然而可惜的是牧师最终是找到了,但会意大利歌剧的花腔女高音实在太稀少。程晓羽无奈只能选择人声合成器。至于那段意大利语《圣经》独白,程晓羽跑了上海所有的教堂,终于找到了一个意大利牧师,最后用来做礼拜为代价换取了这一段原汁原味的意大利祷告。

  主歌部分用的是简单明快的rap,副歌部分的旋律也是简洁明了,刻意抛弃了流行歌大段的旋律起伏,给整首歌奠定了一种阴郁,戏谑,黑色的基调。

  幸好这首歌的演唱难度不算高,难在编曲的录制。

  程晓羽在RAP方面也是倾尽了所有的努力,不仅花了大量的时间练习,还在用修音做了不少的细节调整。

  当然最后录制包括混音完成以后,程晓羽也颇为满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