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华 第351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徐乐练武之时,不止要练端枪也要练抖枪,所谓枪怕摇头棍怕点,大枪的基本功不仅有端枪更要有抖枪。

  大枪的威力要想充分发挥,必须将“搬、扣、刺”三字决运用到极处。

  而要将这三个动作一气呵成使用出来,就必须要将枪抖起来让枪头形成圆弧。

  按照徐敢的说法,便是抖成锅盖大小才是徐家人手段。

  这不是江湖卖解为了好看骗钱,而是战场杀人的需要,是以徐乐自从端枪培力之后,便在阿爷的教导下练习抖枪。

  刺枪、抖枪、再刺枪。

  这几个动作实际是一个轮回,千锤百炼合成一处,由于出手动作很快,所以看上去仿佛只有刺这一击,而前面的抖,往往被人所忽略。

  要想抖枪,大枪的材质便要有要求。

  普通军卒用的木杆枪根本不受力,当然无法抖枪。

  大将之所以用白蜡杆做枪杆,就是因为其便于卸力,也能抖起来使用。

  如果是普通的骑矛,那其实是消耗品,刺到敌人身上就要撒手或者等着木矛折断,自然也就说不起做动作。

  拿到真正大枪的时候,就得能施展出抖枪的手艺,这样才可以算作上将。

  铁枪杆无论如何也没法抖起来,这是由材质决定而不是本领。

  当徐乐看到翟让所用的兵器时,就知道他没学过抖枪,或者没有领会到抖枪的必要性。

  是以当两人互相击刺时,徐乐便施展了一手抖枪的本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