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藻宫咸鱼纪事 第31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群人显然是精心排练过的,上场时秩序井然,编钟置于其身后,另有雷鼓,琵琶,二胡,磬,筝,笛等,有男有女,一律穿着秋香色的圆领袍,齐齐奏乐,气势恢宏。

  借着乐声掩盖,冯静仪悄悄对我道:“淑贵妃的这个小表妹,应该就是工部尚书何钧的小女儿,当年淑贵妃怀四皇子时,家人入宫探望,我在御花园里见过这个小姑娘,当时她才九岁,圆圆的眼睛圆圆的脸,蹲在滴翠湖旁喂乌龟,真是可爱极了,没想到如今她居然要进宫。”

  我道:“淑贵妃只是何钧的外甥女,怎么会轮到何钧的女儿入宫探望她?”

  冯静仪道:“淑贵妃的娘是吏部尚书何老先生的长女,她出生时,赵太后和钱太后的余势还没过去,因此淑贵妃她娘的性子也是掐尖要强,不肯嫁入别家,而是要招上门夫婿,何老先生给她找了个无父无母的穷书生,俩人生下淑贵妃后,那穷书生受不了妻子强势,在外边跟一尼姑暗通款曲,快过年的时候被淑贵妃她娘赶了出去,冻死在尼姑庵。”

  我道:“难怪淑贵妃姓何,我还以为是她父母同姓呢。”

  冯静仪道:“何老先生是从赵、钱太后时期过来的,对女孩儿跟对男孩子一样宠爱,淑贵妃虽只是他的外孙女,实际上跟嫡亲孙女是一样的——说起来,女子学堂便是赵太后主持设立的,据说赵太后执政后期,还设了女官,女子也可同男子一般出将入相,为官掌权,实乃古往今来第一开放盛景,可惜如今只剩下后宫的六司女官了。”

  我大宁朝连出了赵、钱两位强势的太后,使得天下的女子几乎都强势了起来,只是钱太后虽是个弄权的好手,于治国方面却无甚天赋,搞得社稷混乱,民不聊生,最终被皇上斩杀。

  皇上登基后,处理了朝中所有的女官,待局势稳定后,又开始提倡女子不出闺阁,相夫教子,从此,赵太后一手开创的开放盛景便破灭了。

  不过民风民俗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改变的,直至今日,皇上登基已有二十八年,两位太后依然隐隐影响着天下人。

  我道:“确实可惜,不过你非要在这种场合,跟我议论这种事情吗?”

  冯静仪用扇子轻轻敲了敲脑袋,道:“啊,是我失言了。”

  随着最后一声鼓响,破阵曲结束,全场寂静。

  皇上抚掌大笑道:“不错,不错,小小年纪就能写出这样的曲子,看来你这个小表妹,也是个胸有丘壑的,不愧是何老先生教出来的嫡孙女。”

  何老先生穿着红色的尚书官服,颤着花白的胡子站起来,行礼道:“皇上说笑了,臣年岁已高,又任吏部尚书一职,早已没有精力调教孙子辈的孩子,他父亲忙着泉州渠的工程,也无暇管教子女,这才让孩子捣鼓出这些玩意儿,孩童戏作,难登大雅之堂,皇上莫怪。”

  皇上道:“何老先生过于谦虚了,何家人才济济,何钧亦是为国操劳,殚精竭虑,便封侯爵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