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仁君 第258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翊钧看了一眼金学曾,不知道怎么就想到了张居正。

  在朱翊钧看来,这件事搞不好背后有张居正的影子。倒不是觉得金学曾听了张居正的话,而是张居正想让金学曾干这个事。

  金学曾本身就是户部侍郎,为人又正直,肯干实事。稍稍引导一下金学曾,他就能和潘季驯这样的人相谈甚欢,甚至是结为知己。听到潘季驯的那些政策和建议,金学曾肯定会激动。他只要一激动,就会想要帮忙。

  可是所有人都知道,潘季驯的计划就是一个大坑。这个坑需要不断地往里面砸钱。

  在这样的情况下,金学曾只能去找皇帝。

  这天下人都没有这么多钱,你靠朝廷都不可能。如果这后面没有人推动,朱翊钧是无论如何都不相信的。是谁推动了这件事?

  满朝上下只有一个人张居正。

  无奈的摇了摇头,朱翊钧开始仔细的看奏疏。

  这份奏疏虽然很精简,但也有三万多字。潘季驯在这里面详细地写了黄河治理的一些事。

  潘季驯从万历六年开始做漕运总督,目光却盯在黄河上。到现在为止,他已经搞了四年了。他对黄河进行了一次比较大的排查和摸底,对一些非常紧迫的地方进行了治理。但是他又提出了另外一件事:

  这样不行,黄河需要来一次彻彻底底的从上游到下游的大治理。

  修河堤、修坝,同时搞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从干流分流到支流、挖人工湖泊蓄水、兴建灌溉系统合理利用水资源等等。反正大意就是系统性的重来一次,将黄河彻彻底底的治愈;不但治愈,还要让它灌溉周边的土地。

  潘季驯用了很大篇幅,详细地阐述了治理之后百姓依靠黄河欣欣向荣的情景。

  后世的黄河治好了吗?

  自己国家实力这么强盛,黄河的问题还没解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