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仁君 第267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翊钧没有再说什么,也没有想要到厂子那边看一看。

  自己的参观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该了解的事都了解了。

  农业化是基础,永远都是如此。这不,当百姓吃饱了,农业生产产品过剩,这样才会产生通胀率,很多东西才会需要流通。否则不要谈什么工商业。

  工商业是怎么来的?

  是百姓在吃饱了之后有了交换的需求。土地的产出满足了自己的需求之后,有剩余才会拿去交换。

  工商业的本质就是流通,只不过大明根本就没有办法流通,底层百姓被压迫、被剥削。上面的人跑去赚外国人的钱,原本这是好事,可是在大明却不是这么回事。

  大明的东西出去之后,换回来一堆白银。这些白银是货币吗?

  能流通的才是货币,不能流通算什么货币?

  就是一堆金属。

  大明又不会拿这些钱去外国买东西,只会在内部消化。最终,所有的压力全都转给了普通百姓。

  就像满清签订了很多条约,为什么叫不平等条约?

  比如规定的双方军舰都有在对方领海自由航行的权利,看起来是很平等的条约。为什么不平等?

  因为你没有军舰,你的军舰没有能力开到我的领海来,对于你有利的条件根本就是废物。这对于大明来说也一样。

  如果大明赚来的这些钱可以拿到外国去买东西,哪怕只是买粮食,那也没问题。

  结果这些钱,他们从外国人那里赚回来之后全都花在国内了,甚至是把钱藏起来,造成了大明的通货膨胀,工商业就几近于崩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