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仁君 第422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崇古的儿子在京城做工部主事,家里面的事他管的也不多。毕竟家里面都是明确分工。王崇古自己就是读书做官,他的儿子走的也是他的道路。

  事实证明,王崇古的儿子走得还不错,已经考中了进士做了官。

  王崇古抬手打断了这群人的叽叽喳喳,沉声问二弟,“到底怎么回事?”

  王家是一个大家族,除了王崇古他们兄弟三人之外,还有其他的几支。而能做主的其实是王崇古他们三兄弟。老三被抓了,现在家里面的事都是老二说了算。

  事实上,自从王崇古回到家里以后,家里面的事他就不怎么管了。他每天做的事就是颐养天年,或者和一些同期的读书人到处游山玩水。

  王家二爷看了一眼王崇古,低着头有些迟疑的说道:“我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是从大同那边出的事。”

  “咱们家的老三也已经被抓了,外面也来了一群锦衣卫。大哥,恐怕是有人要陷害咱们家!你写一封奏疏进京吧!”王老二有些哀求的看着大哥,“不能让他再这么闹下去了!”

  地方上的一些大员也有资格写奏疏,这是皇帝给老臣子们的一种荣耀,同时也是希望这些老臣子回到家乡后能发挥余热,看到不平事可以行使监督之权。

  当然了,当官的也可以弹劾这些退休后的大官,比如他们在地方干了什么不法的事。这样一来,相互之间就有了一个监督,能防止他们相互勾结干坏事。

  当然了,他们依旧相互勾结干坏事,只不过制度立在这里了,王家的所有人都知道,现在能救王家的恐怕也只有王崇古一个人了。

  王崇古看着急切的二弟,沉着脸没有说话。

  对于自己家的生意,王崇古虽然从来没有插手过,但也不代表他没有了解。因为这些年来他也为家里面的生意出过力,或者说他们蒲州的读书人前赴后继地都出过力。

  大家一直想要在西北开辟一片榷场,在王崇古当官的那个年代,终于把这件事做成了。

  俺答封贡,这么多年西北的生意自然也就是做得顺风顺水。

  “这次能被朝廷找上来,恐怕事情就不会小。”王崇古声色俱厉的说道:“你到底说不说?你要是不说的话,这件事我是不会管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