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郎英这两年手头宽裕,也不缺这点钱。

  最主要的是,家里有了个男人,江二明一家都不敢再来纠缠了,这样一来,她手里的钱就能安安稳稳地保住了。

  所以,郎英主动提出,由她这边给庆山老娘六万块钱的养老钱,按照他们郎山的规矩,给了这笔养老钱,往后庆山老娘的养老,就跟入赘过去的儿子没啥关系了。

  六万块钱对于老山坳子那边的人家来说,绝对不是小数目了。

  庆山老娘笑眯眯地答应了,转头就提出,这几年庆山跟着山岩他们也赚了不少钱,本来这些钱,家里都攒下来准备给他娶媳妇用的。

  现在用不上了,庆山老娘索性把这笔钱拿出来,准备给庆山买一辆能拉货的小货车,算作是儿子的“陪嫁”。

  而且在农村人看来,买小货车可比小汽车划算多了,别的不说,就在镇上给人送送货,一个月也能挣不少钱呢。

  “那感情好!正好我们两个合作社也要经常雇车来帮忙拉货呢,以后干脆就用庆山的车,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江小满笑着说。

  作为两个合作社的大股东,这点小事他还是能拍板做主的。

  这样一来,郎英送出去那六万块钱养老钱,等于是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自己家。

  没想到未来婆婆居然这么开明大方,郎英心下感激,暗暗决定,就算是入赘,以后逢年过节,也要经常陪庆山回去看看婆婆,老山坳子那边买东西不方便,他们也要经常给老人家多买点东西送回去。

  这大概是媒婆惠英婶子入行这么多年,做媒做的最顺当的一回了。

  男方诚意十足,女方也是大方谦让,要是天底下的姻缘都这么顺当,那他们媒婆行业得省了多少口水官司啊?

  郎英都是二婚了,也不打算大操大办,她早就过了追求浪漫的年纪,如今的她,宁可把办婚礼的钱省下来,给家里添置点实用的家具家电什么的。

  之所以要办酒席,主要是考虑到庆山是头婚,而且还是入赘到她家,要是连个喜酒都不办,也未免太对不起人家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