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击天下 第153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随后又对那日在宴会之中,对自己示好的士族和官吏,皆予以重用,以笼络人心。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经营之后,蜀中的局面逐步稳定,各种反对势力虽然仍然存在,但终究不敢轻易冒头。

  此后,周抚又宣布了推行东晋皇帝司马衍颁布的“壬辰诏书”的内容,禁止世家豪族将山川大泽私有化。

  由于壬辰诏书对世家豪族们原有占有的山川大泽予以认定,只是限制其对新的山川大泽私自占有,同时规定士民和黔首皆可占有一定面积的山地,并没对蜀中的士族们产生较大的冲击。

  毕竟川中之地,最多的就是山地,然而却也长不出什么东西来。而且自当年李特入川之后,川中历经数十年的战乱,人口锐减。虽然经李流治理之后,逐渐有所恢复,但依旧是地广人稀,尤其是山地更为众多。所以众士族对士民和百姓可占山地之事,并无太大意见。

  在推行壬辰诏书的同时,周抚又请司马珂协助,自江南诸州之地,调来土豆种和红薯种各百万斤,以在川蜀之地种植。

  蜀中多山地,不宜栽种庄稼,但是极其适合栽种土豆和红薯,如此一来便可解决百姓的口粮。有了粮食,便可鼓励百姓多生多育,增长人口,恢复昔日天府之国的繁荣。

  在周抚将壬辰诏书的规定推行了一个多月,等到川中士族们都接受了这个看起来跟他们利益冲突不大的规定之后,司马珂的土豆种和红薯种,也自长江逆流而上,抵达成都城。

  周抚便下令诸郡驻军约三万余人,在城外屯地,种植土豆和红薯。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便栽种了七八千亩地。

  这年的夏天,第一批高产土豆和红薯,终于到了丰收的季节。

  益州各郡城的城外,那些绿油油的土豆地和红薯地,到了收获的时候。川中之地,似乎比江南更适合栽种此两物,合计足足挖出来了土豆和红薯各近三千万斤。

  这次,周抚按照司马珂的授意,不再仰仗司马珂,由他自己亲自出面组织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宴请州府的官员和士族们,而司马珂和桓温仅作为贵宾参加。

  席间的菜肴,便有土豆烧肉和烤红薯,如同当初的豆芽、豆腐和蒸馏酒一般,再次获得了益州官员和士族们的赞叹。

  周抚借机在席间向众益州官员和士族们介绍了土豆和红薯高产及不占良田的特点,引得在场的益州本土的宾客们的欢呼。

  以这场宴会为契机,周抚开始在益州全面推广种植土豆和红薯,也借着这两种高产的粮种,获得了许多士族的支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