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氏女 第37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很少人知道闵清洙是妾室生的,不过为了面上好看,充作正妻儿子。

  秦国夫人归家后,闵大将军不敢再娶,外室留在府中,就是现今闵府内的韩氏、高氏,还有一个早逝的刘氏。

  说来也巧,秦国夫人正是陈姰生母的姑母。

  姑侄两人天差地别,不可同日而语。

  姬羲元每次去闵府拜访,韩氏总要凑上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姬羲元叱责吧,要顾及闵清洙的面子,不说吧,实在难以忍受。干脆就少去闵府,能不去就不去。

  姚沁摇头晃脑读出书上标红的一句话:“士人之好名利,与妇人女子之好鬼神,皆其天性使然,不能自克。故妇人而知好名者,女丈夫也;士人而信鬼神者,无丈夫气者也。”

  随后疑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不语怪力乱神。两个都不是什么好名声,往自己脸上贴金,非要踩一脚女人,这文人真不要脸。女丈夫又是什么称呼?真是难听。”

  周明芹赞同道:“确实不要脸。古时多少好词都被修修改改成了男人用的。哦对了,就连男人的男,原先指的都不一定是男人。”

  “还有这回事?”姚沁好奇问:“那男最开始是什么意思?”

  赵同书说:“男,任也,任王事。先周朝许多官职都有男字在里头,而今还有县男爵,本身是个好字。男人为自己添光添彩才自称男人。”

  怀山州关于这方面的书籍珍藏以及研究的人都不是别处可以比拟的,留有许多顾忌、古言。当地方言里,女字与各地是相同的读音,男字是近似于“奴”的读音。

  赵同书见她们都有兴致,接着说:“这还不算什么,最有趣的是‘帝’字,最初是夸赞一个人生育能力的。从前上头坐着的是男人,平日里也没人敢大声嚷嚷这些。而今是陛下在位,此类研究才热闹起来。”

  她来鼎都好几年了,知晓有些话不该说。

  在场的都是人精,懂得她的未尽之言。

  上古时期知母而不知父,天知道眼下的三皇五帝怎么都是男人。即使古书中写明了黄帝产玄嚣,男人也不顾男人不会生子的事实,强行解释。甚至有些地方至今还流传有“产翁”,男人在女人生产后模仿怀孕生产流程,名正言顺占据果实“孩子”;由女生二字组成的姓,因生以为姓,如今传的却是男人的宗……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