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纳税大户 第188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同屋的赵默摇头叹道:“这事儿也确实不好做。”

  金缕记里原本招了八十二个举子,去年九月有一部分人经玉大人举荐,由礼部考核后,随诚亲王在畅春园内的纂修馆修书。

  只这一处就去了四十五人,之后十月,各地的金缕记开业,又分出去二十人,于是金缕记剩下的举子便只有十七人。

  这十七人,在玉大人去江浙前也是够用的,但就在玉大人离开后,这人就‘不够用’了,这六十五个空缺竟然都一一补足了。

  一直在人力处做事的汤瀚摇头道:“不止是六十五人,你们说的只是行政部各处补足的缺额,别忘了,还有运营部和生产部呢。”

  李立仁愕然而问道:“那、如今,这、有多少人?”

  汤瀚道:“我也不知道总的名录,但只我经手的,只生产部就多了二十几人。”

  “那这。”李立仁也觉得事情棘手了。

  赵默倒很是理解,“咱们,连带着金缕记上下的工人,都只认玉大人,他们想要、多些便利,自然要多安排些自己的人进来。”

  话说完,三人都沉默下来,要把这至少八十多个,或许一百甚至两百多个钉子拔出去,可想而知,会是多么漫长且艰难的事情。

  若是一次全部拔出,如此大而多的人员变动,没有由头,必定会生出乱子,可若是循序渐进,这些新进来的官吏也不是傻的,必定会更谨慎,也会团结起来应对玉大人,那就是长久的争夺对抗,必定牵扯耗费人的心力不说,也必定会影响金缕记正常的生产经营。

  但,比起不计后果一次拔出引起的动荡,当然是徐徐图之的后患更小,只是、总之,想想都叫人头痛了。

  “唉,”李立仁烦恼的皱眉,“你们人力处和财务处还好,我们生产部,唉,真是没法儿说。”

  李立仁忍不住倒苦水,“咱们生产部本就是人最多,偏保密规矩还最严的一处,事多人多,从前还好,只是忙,如今,嗐,不仅要忙,还得、小心着,还得应付着。”

  这外行人指导内行人的苦,还有这上官旁的不行,偏规矩多架子大的,隔三差五就要把人叫到一处讲话,还得非要着人照着他说的样子改,这苦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